安置费和安置补偿金有什么不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企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的区别 第一, 支付与领受的依据不同 一次性安置费是基于劳动保障政策性 规定,无现行的法律依据,不属企业法定义务,是一项政策性措施 而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是基于《劳动法》的规定是企业法定义务,是保 障劳动者权益的是一项法律手段 第二, 支付与领受主体不同 领取一次性安置费仅适用国有关闭破产 企业职工, 而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 第三, 支付与领受主体意愿不同 支付与领受一次性安置费必须经由 职工个人自愿申请并与企业达成协议后由企业支付, 而支付一次性经 济补偿金无需劳动者申请是用人单位法定的支付义务 第四,支付与领受标准不同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领取一次性安置费 的标准为不高于所在地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 3 倍,而领取一 次性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原固定职工第一次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 按连续工龄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的工资,合同制职工按在本单位工 龄,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资【注① 】 第五, 支付与领受条件不同 支付及领受的一次性安置费的惟一条件 是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及职工, 支付及领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的是各类 所有制企业及其劳动者符合劳动法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 七条和第二十八条【注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六, 支付与领受形式不同支付与领受一次性安置费属职工自愿 申请并与企业达成协议,属双方法律行为故应当有书面协议予以确 认而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无需职工申请,属企业单方法定义务, 无须书面双方确认之要求 以上分析可证,一次性安置费与一次经济补偿金有着明显的区 别 前者仅适用于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及职工, 后者适用于不同所有制 类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的人员未证明其已经就 业的之前,从理论上讲可视为自谋职业人员不属于失业人员因此, 不能再享受失业保险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安置房被拆安置房安置怎么补偿
全国各地没有统一的拆迁标准,房屋拆迁赔偿标准为: (1)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就是指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加上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减去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2)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就是合法拥有房产
2020.11.06 220 -
安置费和拆迁补偿费什么区别
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2020.07.02 653
-
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安置土地补助费有哪些
第六条征收土地统一年产值,按照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第七条征收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计算标准:征收每亩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按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10倍计算。
2021-04-13 15,340 -
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是什么?
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是如何计算的呢?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
2022-05-14 15,340 -
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是什么
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是如何计算的呢?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
2021-04-07 15,340 -
安置补偿费和土地补偿费有什么区别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是在测算县域范围内农用地综合收益值的基础上,综合土地区位、当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原征地补偿标准等因素确定的补偿标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2-05-26 15,340
-
01:09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购买安置房的风险有: 1、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无法办理产权证; 2、如果家庭成员对安置房的分配存有异议的,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至法院进行调解,最终的合法权益人则无法确定是谁; 3、在购买安置房等待过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因出售方自身债
4,132 2022.04.15 -
01:24
安置房是什么意思所谓安置房,也可以叫拆迁安置房,或者产权调换房屋,是政府或者政府指定的单位在进行城市道路、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时,需要占用并拆迁被拆迁户原居住的房屋及土地,从而补偿给被拆迁户的房屋。换言之,就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将被拆迁户原拥有的房屋
8,674 2022.04.17 -
00:59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如果认定其无效,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认定。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
1,2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