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为了严格禁止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物出口,1960年文化部、对外贸易部公布了《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对禁止出口的文物作了规定。规定禁止出口的文物包括:(1)1949年以前制作、生产或出版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图书,原则上一律禁止出口;(2)革命文物不论年限原则上一律禁止出口;(3)凡是有泄露国家机密,或者歪曲、丑化中国人民,或者在政治上有不良影响的文物图书一律禁止出口;(4)少数民族的文物,1949年以前制作、生产的暂时一律不出口;(5)1949年以后,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水平的艺术创作、原手稿等,原则上禁止出口。1989年文化部公布了《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其中对不能出境的文物作了规定。《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外国制作、生产和出版的陶瓷品、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皿器、各种质料的雕刻品、雕塑品、家具、书画、碑贴、拓片、文献资料、织绣、文化用品、邮票、货币、器具、工艺美术品等;1949年以后,我国已故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作品”,经鉴定不允许出口的文物均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将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是指私人文物收藏者、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文物收藏者,违反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将收藏的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卖给或者赠送给具有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人。因为一旦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卖给或赠送给外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使该种珍贵文物流失我国境外。这对我国来讲是一项文化财产的重大损失。之所以禁止单位和公民将收藏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是因为国家从根本上禁止这类珍贵文物出口。现在日益多起来的非国有、个人的博物馆、纪念馆对所收藏的珍贵文物拥有所有权,按照一般财产所有权的理论,对自己拥有的财产是有出售和赠与他人的权利的。但是,珍贵文物不是一般性的财产,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国家要予以特殊保护。同时,根据联合国科学及文化组织在巴黎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规定(我国已于1989加入该《公约》),珍贵文物属于文化财产。该《公约》对文化财产出口规定,缔约国“应发放适当证件,出口国将在证件中说明有关文化财产的出口已经过批准;除非附有上述出口证件,禁止文化财产从本国领土出口”。《公约》对采取一切手段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作了规定。该《公约》与我国法律具有同等效力。鉴于这样的情况,刑法对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犯罪构成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犯罪构成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为故意。
-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构成?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
2020.12.28 139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什么构成?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
2020.03.05 124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哪些构成?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由以下要件构成的: 1、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2、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10.23 125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珍贵、文物藏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
本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国家的文物所有权。《文物保护法》第23条规定“全民所有制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卖……”。全民所有制博物馆、图书馆
2022-01-20 15,340 -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是否构成犯罪
本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珍贵文物。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各种珍贵文物的保护、管理活动,根据文物
2021-10-09 15,340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珍贵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本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审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所谓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大历史、科学、
2022-03-07 15,340 -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哪些构成?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3、主体
2023-02-01 15,340
-
01:27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怎么判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指行为人违反了海关的管理规定,逃避海关监督管理,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我国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境的行为。 珍贵动物,主要指中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及虽不是中国特有,但在世界上已经被列为珍贵濒危种类的野生
1,136 2022.04.17 -
00:57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几年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海关的管理规定,为了逃避海关监管和检查,通过非法的手段携带、运输、或者邮寄我国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境的行为。 珍贵动物,指的是中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及虽然不属于中国的特产动物,但在世
869 2022.04.17 -
00:57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如何处罚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海关的规定要求,躲避海关的监管,非法携带、运输或者邮寄我国规定的珍贵动物、以及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境的行为;珍贵动物,主要是针对中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动物、以及虽然不属于我国的特产,但在世界上已
5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