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当中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的案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自行和解是指,在没有第三人参与的情况下,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相互谅解,最终达成的协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因此,当事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但是,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何处理当中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的案件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若各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或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其他当事人予以认可,或当事人达成口头和解协议,执行人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可以。 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经自愿协商后,可以达成和解协议,但需经法院审查批准才能结束执行程序。 因此,法院的执行员应当将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 如果一方后来又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再恢复原来的执行程序。 申请执行的期限因为达成和解协议而中止的,则期限从和解协议所确定的履行期的最后一天起连续计算。
-
申请执行中被执行人破产如何处理
申请执行中被执行人也可以申请破产,但是需要同时满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条件。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执行会被中止。
2020.06.27 287 -
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如何处理
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被执行人可以与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申请恢复执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
2022.06.17 808 -
如何处理政府在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执行
在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间,如果政府,即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的,可以依法采取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等方式来强制执行;如果没有强制执行权的,则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来强制执行。
2020.12.25 177
-
案件在审理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
2022-10-31 15,340 -
该如何在执行过程中自行和解?
与调解不同,自行和解是指在没有第三人的参与下,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相互谅解,最终达成的协议。根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
2022-10-23 15,340 -
案件在审理中对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
2022-10-31 15,340 -
执行和解中反悔应如何处理
执行和解后,债权人是不能反悔的。r就是想反悔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法院不会同意按原判决执行的。r《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
2022-10-24 15,340
-
00:54
执行和解后不履行如何恢复执行
执行和解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然后让被执行人按照执行和解的内容履行义务,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提
6,953 2022.05.11 -
01:10
刑事案件中的自首怎么处理
刑事案件中对自首的处理,就是对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自首的犯罪分子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46 2022.04.17 -
0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对涉嫌
4,3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