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取财政资金是怎么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规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进行大规模处分的情况较重的情况下,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的情况较严重的情况下,给予解雇处分:(1)以虚假报告、领导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a(2)截止,挪用财政资金的a(3)现在应该分配的财政资金的a(4)违反规定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5)其他违反规定使用,欺骗财政资金的行为。第二十条,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可能是贪污、挪用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五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骗取就是把对方的财产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感情通过虚构事实的方法弄到自己这里来。套取财政资金用于单位,以单位的名义,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应属单位行为,又因诈骗罪排除单位犯罪,所以该行为定性为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的立案标准应是: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立案标准是什么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立案标准是: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套取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020.12.26 222 -
骗取财政资金怎么定罪
骗取财政补贴资金涉嫌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
2021.12.11 1,089 -
-
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套取财政资金违反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需要给予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
2022-06-24 15,340 -
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要求?
套取财政资金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需要责令改正,调整相关会计账目,追回相关财政资金,限期返还违法所得。警告或通报批评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
2021-10-28 15,340 -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立案标准是: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2、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其他标准。
2022-05-17 15,340 -
套取国家资金的规定
套取国家资金没有专项罪名,关键是看套取后续行为,据为己有的是贪污罪,以单位名义私分的是私分国有资产罪。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贪污罪的认定标准为: 1、是国家工作人员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
2022-05-28 15,340
-
00:48
套取国家资金怎么判刑套取国家资金的判刑主要依据资金数量的多少,套取国家专项资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严重弄虚作假,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06 2022.04.17 -
01:15
定金双倍返还的规定是什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双倍返还定金,是指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定金,指的是合同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一方先行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额的货币。而双倍返还定金的具体规定,就是收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或者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约定,致
2,781 2022.04.15 -
01:13
拍卖保证金怎么规定的司法拍卖竞拍人的保证金是高法院交纳的,而保证金的数额由法院确定,但是不可以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百分之五。拍卖不动产、其他财产权或者价值较高的动产的,竞买人应当于拍卖前向人民法院预交保证金。申请执行人参加竞买的,可以不预交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
5,14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