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3.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分配方案起诉要求确认无效或撤销的; 4.没有对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而直接起诉要求分配集体财产收益的; 5.村民认为被征地的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起诉要求知情权的。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哪些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法院不予受理。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院一般裁定不予受理。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分配方案起诉要求确认无效或撤销的,不予受理,但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除外。没有对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而直接起诉要求分配集体财产收益的,法院不予受理;认为分配决议、方案没有给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诉要求平等待遇的,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但对于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经村委会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在履行中发生纠纷的,权利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村民认为被征地的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起诉要求知情权的,法院不予受理。村委会强制缴纳入户费等费用的纠纷,以及村民要求村委会退还被强制缴纳的入户费的纠纷,法院将不予受理。村委会及组织,因选举换届、辞职、辞退、开除等,就行使村集体事务管理权产生的纠纷,法院不予受理。
-
离婚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2、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 3、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
2021.01.25 120 -
征地补偿纠纷可以法院不予受理吗
针对以下几种情况的征地补偿纠纷,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1、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意见;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3、村民对村民会议对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和分配方案的起诉要求确认无效或者
2022.04.16 953 -
离婚纠纷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法院不予受理的离婚情形、原因: 第一、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第二、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 第三、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
2020.01.15 108
-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3)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
2021-07-13 15,340 -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哪些
征地补偿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况有: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3.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分配
2023-02-15 15,340 -
离婚纠纷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法院不予受理的离婚情形、原因: 第 一、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第 二、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
2022-11-22 15,340 -
法院不受理的纠纷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提起诉讼,法院不受理,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所提出的问题不归法院管辖,应由其他部门处理,法院不受理是正确的;二是所提出的问题由该法院管辖,但由于接待人员不熟悉业务、怕麻烦等原因而
2022-03-16 15,340
-
01:25
征地纠纷怎样处理征地纠纷处理办法: 1、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方式解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2、通过行政诉讼方式解决。公司法人对于行政行为有异议或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
356 2022.05.11 -
00:59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如果认定其无效,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认定。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
1,2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