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的效力不可撤销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是怎么规定的 1、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3、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注意例外情形: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4、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特别注意: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5、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特别注意: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6、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以上就是赠与合同的相关条例,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还会有所变化,建议还是咨询专业律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不可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的赠与合同等。并且如果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
房屋赠与赠与合同的效力和撤销权
房屋赠与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撤销权的行使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基于自己的意思而任意撤销赠与合同。法定撤销是指出现了法定撤销的情形后,享有撤销权的人才能行使撤销权而撤销赠与合同。
2021.03.10 158 -
赠与合同不能撤销不可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哪些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指的是: 1、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2、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 3、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
2021.01.27 128 -
房产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
不能。法律规定经过公证过的房产赠与合同一般是不得撤销的,但因房产所有权对外以登记为准; 所以房产登记的所有权人可以进行买卖房屋,虽受赠人可以依赠与合同维护权益,但未及时办理房产过户对受赠人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2021.02.23 178
-
赠与合同效力不可撤销
一、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是怎么规定的 1、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3、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
2022-07-06 15,340 -
不可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哪些效力
不可撤销的赠与合同有: 1、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 2、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法律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
2022-07-02 15,340 -
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效力
第 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2022-11-13 15,340 -
赠与合同效力已经不可撤销了吗?
根据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有无法定事由,可以分为有因撤销和无因撤销。 1无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 后,赠与人在交付赠与标的物之前,无需任何理由而撤销赠与。但是,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具有道德
2023-01-27 15,340
-
01:27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哪些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包括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合同。但是这种任意撤销权的行使受到
2,258 2022.04.17 -
01:21
房屋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房屋赠与合同,如果涉及法定可以撤销的情形,当然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就包括了:1、一方存在胁迫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2、一方存在欺诈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3、赠与合同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4、赠与合同
2,245 2022.04.17 -
01:10
公证的赠与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公证的赠与合同,原则上不可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交付或者登记前有权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
8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