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客户代签合同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帮别人代签合同的后果视情况而定。 1、如果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就代签,属于无权代理,无论合同出现什么情况,代签行为人都要对所签订的合同承担责任。但对方如果有理由认为代签合同的人有代理权而与其签订合同的,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2、如果代签行为有合法授权或者事后追认的,其代签行为有效。
(1)利益汇总法。这是业务员经常使用的技巧,针对客户在签约时出现有所犹豫的情况,我们则将合作能给他带来所有利益好处进行分析,灌输,让经销商重新看到现在合作和以后合作带给自己的利益差。促使客户重新树立合作信心。 (2)虚拟竞争法。针对意向客户考察了很长时间但是存在“光说不练”的现象,那么我们给客户制造种竞争假象,例如说同时在该客户所在的区域内有另外的意向客户也想与我们合作,给其施加一些压力,让客户立即做决定,能探测出客户的心理底线.若客户仍不能做正面的决定,表示客户所期望的仍大于你目前所能提供的,合作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相反则能促成客户在我们要求的时间内打款合作。 (3)询问法:A.直接询问。很多业务员都畏惧直接向客户开口要求谈合作的具体事宜,害怕客户会拒绝,事实上,当你能把握住前面的开发经销商的原则,以诚恳、坚定的语气向客户提出签约要求时,客户如果想要拒绝你,他在内心处也要经过一番挣扎才会拒绝.因此,业务员不要因畏惧拒绝而忽视了直接询问要求签约的作用.B.选择式提问。选择法使用得当能让客户及业务代表都皆大欢喜,不过在使用选择法时,要掌握适当的时机,要在你能判断出客户愿意合作状况下,使用起来才不留痕迹,否则会显得唐突或让客户看出你在使用狡计。
-
帮别人代签合同的后果
帮别人代签合同的后果如下:当事人授权第三人代签的、或当事人虽不知情但事后仍对该合同进行追认的,代签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第三人未经当事人的授权用其名义代签合同,合同对当事人不发生法律效力,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使用其名义的第三人承担。
2021.03.26 251 -
客户签的合同有效吗?
客户合同签业务章有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因此客户合同盖业务章的,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021.04.29 139 -
代理签订的合同效力是怎样的
表见代理签订的合同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实施了代理行为,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表见代理的代理行为是有效的,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
2021.01.31 233
-
帮客户代签合同怎么写
合同代签一般是民事责任居多,具体依情况分析,是否取得了别人同意,及事后是否履行,个人还是公司行为等,原则上代签的合同对签字人之间有法律约束力,对被签字人无约束力。签字人如果没有取得同意,冒签,那时考虑
2022-06-13 15,340 -
帮忙代签合同是怎样的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
2022-06-26 15,340 -
帮他人代签合同是怎样的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
2022-06-14 15,340 -
怎样帮客户买东西
可以首先选择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如下解决途径: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
2022-04-25 15,340
-
01:08
表见代理签订的合同效力是怎样首先,表见代理合同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限、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的合同,构成表见代理的合同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如果相对人在签订合同时有理由相信其具有代理权,那么相对人就可以向被无权代理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要求被无权代理人承担合同中
1,754 2022.04.17 -
01:20
代签合同签谁的名字按照法律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采用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会对被代理人产生效力。 代签合同可以表述委托合同处理事项的过程,代签字需经过同意,如有合法委托书,或者有法定代理权的,则签自己的名字。如果没有授权委托书的,签谁的名
6,165 2022.04.17 -
00:59
违反客观事实签订的合同怎么办违反客观事实所签订合同的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违反客观事实的合同一般表现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合同一方带有欺诈目的与对方签订的合同。此时合同对方因被欺诈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合同被欺诈方可
1,2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