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对要约撤销的规定合同法对要约撤回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将该要约取消,从而使其效力归于消灭。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的撤销和撤回都意味着取消要约,并且都只能在承诺作出之前实施。二者的区别在于撤回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而撤销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并生效但受要约人尚未作出承诺的期限之内。允许要约人撤销要约能够有效地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也应顾及到受要约人的利益,所以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合同法对要约撤回的规定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在该要约生效前取消要约。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由于撤回是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作出的,撤回时要约并未生效,因此撤回要约不会影响到受要约人的利益,同时,允许要约人撤回要约也是对其利益和意志的尊重。从严格意义上讲,要约的撤回并不是要约失效的原因,因为撤回要约的当时要约尚未产生效力,当然无所谓失去效力。实际上,要约的撤回是根据要约人是意志阻止要约产生效力的手段。【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七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约的撤销与撤回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要约失去法律上的效力,虽然二者都是只能在承诺作出之前来进行,但它们却又存在着区别: (1)撤回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而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并且生效以后,但受要约人尚未作出承诺的期限内。 (2)由于要约的撤销发生在要约已经生效之后,因此对要约的撤销有着严格的限定。
-
法律对要约撤回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对要约撤回的规定是,要约可以撤回,但是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即撤回要约的意思表示的通知,在要约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到达对方;或者与要约的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2021.03.17 142 -
那么合同法对撤销要约的责任是怎样的规定
承诺做出以后撤销要约,该撤销无效,撤销要约的通知必须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
2021.04.24 105 -
法律对撤销合同的期限的规定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
2021.03.03 145
-
要约期间法律对要约的撤回程序有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
2022-08-24 15,340 -
合同法对撤销的规定是哪些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是: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
2022-06-08 15,340 -
什么叫要约的撤回,对方说要撤回要约
规定,要约可以撤回。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约一旦送达受要约人或被受要约人了解,即发生法律效力。
2022-08-31 15,340 -
什么算要约的撤回,对方说要撤回要约
规定,要约可以撤回。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约一旦送达受要约人或被受要约人了解,即发生法律效力。
2022-08-31 15,340
-
01:38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最新法律规定,就是我国在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国合同法也是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根据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违约金就是指,合同双方
1,693 2022.04.17 -
01:31
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
1,610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