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现行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施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2.致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 3.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刑法对报复陷害罪的处罚标准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越严重,处罚越严厉。情节严重实际上表示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遭受严重的侵害。所以,所判的刑罚也比一般情况下更加严厉。
-
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定罪量刑
报复陷害罪既遂一般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该罪侵犯了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监督权。需要
2021.08.10 282 -
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定罪量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报复陷害,情节严重,导致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
2020.01.11 147 -
报复陷害罪的量刑标准?
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2020.12.30 220
-
现行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现行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施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
2022-06-02 15,340 -
现行刑法对于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现行刑法对报复陷害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施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
2022-06-03 15,340 -
既遂报复陷害罪量刑标准
既遂量刑报复陷害罪具体细分为以下标准: 1、犯报复陷害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严重的,则应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1-23 15,340 -
报复陷害罪既遂量刑标准?
报复陷害,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致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构成报复陷害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6-03 15,340
-
01:16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故意伤害罪在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上有所体现。 量刑标准分为三个幅度: (一)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二)如果故意伤害导致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如果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
830 2022.04.15 -
01:00
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等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一般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而不是以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
2,303 2022.05.11 -
00:56
刑法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出于伤害的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对他人的生理机能进行非法损害。对于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行为人因故意伤害行为造成他人重伤的,则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4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