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发生争执,其中一方造成二级轻伤,对方拒绝赔偿,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赔偿标准,有以下说明: 1. 医疗费用方面,应根据所在地治疗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以及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票据或病历、处方等进行确认。 2. 关于误工费,应依据受害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同时参考权威机构如法医鉴定或治疗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来加以确定。 3.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数额则需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在出差过程中所享受的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乘以住院天数进行赔付。 4. 关于护理费用,对于有收入的护理人员,我们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误工费的计算方式进行赔偿;而对于没有收入的护理人员,我们将按照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费标准进行赔偿。 5. 最后,住宿费用将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进行计算。 关于残疾赔偿金部分,我们将参照伤残系数,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从定残之日起开始计算,共计二十年。但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受害者,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年限将会相应减少一年;而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者,则仅需赔偿五年。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后期治疗费,如果经过鉴定构成伤残的话,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费用。
-
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二级对方应该怎么处理
轻伤二级,一般会判处一年左右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为是未成年人,一般判处缓刑的。 如果主动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判处的刑期可以考虑减少。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直接的物质损失。
2020.08.09 203 -
造成二级轻伤对方逃跑怎么办
对方致受害人二级轻伤后逃跑的,受害人可以报警处理。致他人二级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并且对被害人身体造成轻伤以上的伤情的犯罪行为。
2020.07.03 216 -
-
劝架人造成其中一方轻伤二级怎么处理
劝架人造成其中一方轻伤二级,一般不会是故意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主要是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具体可以结合当地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法律规定:《侵
2022-10-16 15,340 -
因造成轻伤二级,愿意赔偿对方,如何判
1、因民事纠纷造成轻伤二级,愿意赔偿对方还不行,不行是已经赔偿,并且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法院才可能判处缓刑。2、如果仅仅愿意赔偿,没有赔偿到位,受害人没有谅解,法院会判处一年左右最多一年半的有期徒刑。3
2022-10-10 15,340 -
发生争执,相互拉扯造成轻伤2级,如何量刑,赔偿
刑法第234条、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第333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伤残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的,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
2022-10-02 15,340 -
双方发生争执时,若其中一方先行动手导致对方受伤,如何进行赔偿?
在发生争执时,如果对方的行为导致伤害,那么责任应由对方承担全部责任。如果责任无法确定,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至于赔偿金额,需要结合伤情来决定。如果涉及到群体冲突,那么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根据情节
2024-11-07 15,340
-
01:12
互殴轻伤二级对方不谅解如何量刑我国刑法规定,打架致使受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行凶者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因此打架轻伤二级属于轻伤,达到了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应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双方未能达成谅解协调,
811 2022.09.21 -
00:49
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派出所怎么处理轻微伤对方不赔偿派出所的处理如下: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对于轻微伤对方不赔偿,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
2,319 2022.04.17 -
00:53
出车祸拒绝赔偿该如何办车祸肇事者责任的认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车祸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肇事方不遵照执
9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