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里工伤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依据2004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一般伤情需支付: 1、医疗费:【29条3款】【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29条4款】【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的70%计算。】【单位支付】 3、交通费:【29条4款】【条件为医疗机构证明、经办机构同意、统筹地区以外就医】【因公出差标准计算】【单位支付】 4、食宿费:【29条4款】【同交通费条件一样】【单位支付】 5、康复性治疗费【29条6款】【基金支付】 6、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轮椅费用:【30条】【国家规定标准】【基金支付】 7、工资、福利:【31条1款】【停工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原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2年】【单位支付】 8、护理费:【31条3款】【生活不能自理、停工留薪期间】【单位支付】 其次,员工两个手指受伤,要根据恢复情况确定,如治疗结束,经工伤鉴定部门鉴定为残疾的,另需根据还需支付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再次,是否按工伤赔付,需看一下您单位是否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如未注册,则为雇佣关系,应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厂里出现工伤,经法定程序确认以后,依法要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赔偿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由单位来赔偿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费用。如果单位没有给职工参保的,则一般全部由单位来赔偿。
工伤职工个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不赔偿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
在厂里上班工伤怎么赔偿
单位赔偿,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费,护理费等。 1、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劳动者自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2020.06.17 1,176 -
厂里工伤怎么赔偿
在厂里发生职工事故受到伤害的,如果厂里给员工买了工伤保险,那厂里应该在事故发生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工伤报告。接下来就申请工伤认定看是否属于工伤(工伤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认定工伤后就可以申请工伤鉴定,之后就可以根据鉴定计算出应该赔偿的数额了。补
2022.04.13 636 -
工伤厂里怎么赔偿?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赔偿的项目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2020.01.04 192
-
在厂里受伤,厂里怎么赔偿工人
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对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关于工伤理赔这个问题,有一个具体的参考数据,这个参考的依据是按照各地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中所规定的
2022-07-15 15,340 -
工伤在厂里怎么赔偿
1、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劳动者自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自己申请应当提交的资料有: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
2022-06-24 15,340 -
在厂里工伤怎么赔偿
工伤待遇。伤残包括:⑴医疗费,⑵住院伙食补助费,⑶护理费,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月工资×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月份数不等),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重庆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
2022-08-06 15,340 -
工伤在厂里该怎么赔偿
建议伤者职工尽快到劳动局工伤科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2022-08-06 15,340
-
00:48
厂里上班骨折工伤怎么样赔偿
在工厂里工作骨折的,首先应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的,就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在工厂受伤属于工伤,费用应该由工伤保险支付。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购买保险的,应当支付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单位未按照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和申请工伤认定的,受
2,833 2022.05.11 -
01:24
工伤厂里不赔钱怎么办
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工伤得不到赔偿,首先要去申请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然后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结果出来以后,不服仲裁结果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权利。发生工伤而单位也拒绝赔偿的,那么劳动者
1,174 2022.04.17 -
01:15
厂里裁员怎么赔偿员工
工厂裁决员工赔偿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算。工厂裁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
828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