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其中的“窃取”是指以秘密手段(包括偷窥、拍摄、复印以及高科技方法等)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收买”是指以金钱或者物质利益从有关人员(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手中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非法提供”是指私自提供合法掌握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如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是未公开信息,而积极利用此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明示、暗示他人进行相关交易。客观方面为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行为。
-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埋的人机系统。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
2020.05.09 97 -
非法占用土地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非法占用土地罪包括以下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行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
2020.04.17 135 -
非法供应血液制品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刑法》中没有非法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但有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此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供应血液制品时,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后果。
2020.08.04 100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
2023-05-24 15,340 -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其
2022-09-27 15,340 -
收买信用卡信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信用卡资料信息。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
2023-05-24 15,34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毒者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三)主体要件 本
2022-06-21 15,340
-
00:49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
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销售假
710 2022.04.17 -
01:14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 判几年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
2,504 2022.04.17 -
01:04
购买客户信息违法吗
购买客户信息违法。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盗取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的权益,因此属于犯罪范畴。购买个人信息违法,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一般来讲,买卖隐私信息将构成违法行为。在网上花钱购买客户的隐私信息,会产生民事责任后果,受害
5,65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