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谅解书后,检察院是否可以不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众多情况下,检察院可能会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促使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况: 1. 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已经死亡,检察院将不再追究其犯罪行为。 2. 如果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已经过期,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将不再追究。 3. 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特赦令免除刑事处罚,检察院也将不再追究其犯罪行为。 4. 如果违法行为属于刑法所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类型犯罪,且受害方未提出申诉或撤回此种申诉,检察院也有可能不追究其犯罪行为。 5. 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可免于刑事处罚,检察院也有可能不追究其犯罪行为。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了谅解书,检察院也不一定不起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检察院才不会起诉: 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检察院不起诉一定要谅解书。被害人如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检察院的谅解书
刑事谅解书由被害人、或者监护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或者被害人亲属来签,当然也由被害人、或者监护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或者被害人亲属提交到检察院。刑事谅解书属于单方出具的一种法律文书,属于单方行为,只要出具就具有法律效力,无需双方当事人签字。
2020.08.07 822 -
检察院批捕拿到谅解书后是否可以撤销案件
检察院批捕拿到谅解书后是否可以撤销案件要看具体案情。刑事案件不是受害者提起诉讼以后可以轻易撤销的了的。公诉案件只有人民检察院才可以作出不起诉的这种决定,而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法定条件当中不包括犯罪嫌疑人拿到了受害者的刑事谅解书。
2020.11.18 368 -
有了谅解书检察院不起诉,怎么规定
问题解答: 有了谅解书,检察院也不一定不起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检察院才不会起诉: 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2024.05.05 36
-
取得对方谅解案件后,还可以起诉检察院吗?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
2022-08-26 15,340 -
刑事谅解书可以免于检察院起诉吗
只是有可能会不起诉。不起诉要符合以下条件:1五年内没有故意犯罪被判刑。2情节比较轻。3轻伤害案件。4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但即使满足这些条件,也不是说就一定不起诉,检察院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决定是否起诉。
2022-10-06 15,340 -
后取得对方谅解书在检察院,案件是否结束
没结束,法院判决或检察院不起诉才结束。
2022-10-11 15,340 -
检察院做不起诉一定要谅解书吗?
那是必须的。实践中,如果被害人不谅解,到处告状,检察院也不敢不起诉。
2022-10-16 15,340
-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846 2022.04.15 -
00:57
检察院不予起诉后取保候审的怎么办人民检察院不予起诉后,应当解除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司法机关对被不起诉人正在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因此,应当立即解除取保候审的强制措
5,373 2022.05.11 -
01:18
检察院批捕后还可以取保吗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例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婴儿的,如果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 对于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辩护人向检察院申
1,7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