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对方应该怎么赔偿,需要怎么去要求幼儿园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对方孩子家长和幼儿园应当承当连带责任。 2,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民事赔偿,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如果构成伤残,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伤残赔偿金。费用金额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3,医药费根据医院诊断证明、正规医疗发票确定数额。 营养费按照医生开具的营养需求诊断证明确定数额。 误工费、护理费根据受害人或护理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伤残赔偿金根据法医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受害人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生活支出或收入标准为基础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幼儿园儿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是过错推定责任。 幼儿园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应当赔偿的是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具体标准各省市略有不同。
1.先把孩子带到医院验伤,看看受伤程度。2.然后了解小朋友受伤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3.孩子上学会有购买意外保险,结合校方责任看看如何做赔偿。如果没有购买保险,学校是要承担所有的费用的。
-
在幼儿园受伤应该怎么赔偿
幼儿园儿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是过错推定责任。幼儿园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应当赔偿的是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
2021.02.07 168 -
去幼儿园幼儿园受伤幼儿园可以赔偿多少
幼儿园儿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是过错推定责任。幼儿园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应当赔偿的是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
2021.01.31 396 -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怎么赔偿
小孩在幼儿园受伤的具体赔偿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在幼儿园发生且是因为学校过错导致的,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属于意外的,幼儿园并无过错的,按照公平原则,双方分担责任。
2021.01.20 585
-
小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幼儿园的应该怎么赔偿
这个是由幼儿园承担的,具体赔偿项目有:医疗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如果构成伤残了,还要到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根据伤残级别计算残疾赔偿金,以上赔
2022-02-21 15,340 -
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老师应该怎么赔偿
关键是孩子是怎么受伤的。以此判断幼儿园是否有过错。 一、幼儿园有保护孩子的义务,如是幼儿园的疏忽造成的,幼儿园承担全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法定的教育管理关系,学校
2022-08-12 15,340 -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幼儿园应该如何赔偿
幼儿园未尽到看管义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2022-02-21 15,340 -
小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可以要求幼儿园赔偿吗
可以的,幼儿园需承担赔偿责任的。 民事赔偿这一块,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残疾赔偿金、抚养费等。同时,还要区
2022-03-27 15,340
-
00:52
想开幼儿园需要办什么手续开幼儿园手续如下: 1、办学许可证。开办幼儿园,投资者就得去当地的教育局办理此证件,要不然幼儿园就是违法的,相关部门是有权取缔的; 2、如果幼儿园会为孩子和老师提供就餐服务,就必然涉及到餐饮,那么投资者就得去卫生局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而且幼
11,004 2022.05.11 -
01:27
广西幼儿园持刀伤人案是怎么回事4月28日,广西北流市新丰镇一幼儿园发生持刀行凶案件,此次事件造成2人死亡,16人受伤,根据相关报道,犯罪嫌疑人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在法律上,精神病人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
1,577 2022.04.17 -
01:04
私立幼儿园上班不买社保怎么办私立幼儿园上班不买社保的处理办法如下:1、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或者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投诉;2、可以要求私立幼儿园购买社保,私立幼儿园拒绝购买的,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支付补偿金;3、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处理;4、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根据相关法律
10,49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