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恶意中伤b,散布不为属实的谣言,导致损坏b名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散布谣言损害公司名誉可能涉嫌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分为三种,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若是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是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的责任。若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
2022.04.12 1,630 -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行为人散布谣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属于犯法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1.30 159 -
传谣言损坏名誉怎么办
传谣言损坏名誉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积极消除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但是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应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防止权力滥用。
2021.01.02 473
-
用谣言向微信群里拉黑算不算恶意散布谣言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
2022-07-14 15,340 -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
2022-08-21 15,340 -
侮辱名誉.故意散步谣言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对方的行为非常恶劣,公开地侮辱,则可能触犯刑法,你也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2022-10-22 15,340 -
有人在网上恶意散布谣言,名誉权与平等权是怎样规定的?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2022-07-27 15,340
-
01:09
a级通缉令和b级通缉令的区别
a级通缉令和b级通缉令的区别如下:A级通缉犯和B级通缉犯犯罪程度不同。A级通缉令,说明其涉及的犯罪比较重大,主要适用于情况紧急、案情重大或突发恶性案件。B级通缉犯涉世犯罪比较轻。A级通缉犯和B级通缉犯的定义不同。A级通缉犯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布
6,461 2022.05.11 -
00:53
传播谣言怎么定罪
传播谣言涉嫌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规定的行
5,151 2022.04.17 -
00:51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简言之,将构成人格的不同人格利益要素用权利的方法予以法律保护的这些民事权利,就是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
1,60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