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毒品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将其运输、携带、邮寄进出国(边)境的行为和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毒品(俗称一道贩子)的行为。对于走私毒品入境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将毒品带至我国(边)境线内即为本罪的既遂,而不问是否通过海关检查;对于走私毒品出境的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已将毒品带至运输出境的动态过程即为本罪的既遂,而不问是否已将毒品走私出境。如行为人在办理邮寄出境手续时被查获毒品的,应当认定走私毒品罪的既遂。,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和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将毒品现实地带入了交易环节的(即贩毒者已将毒品带到购买者面前着手交易的),不论是否完成交易行为,均应以贩卖毒品罪的既遂论处。,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予以非法运送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走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将其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国(边)境的行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毒品,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毒品的,以走私毒品罪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贩卖”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 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对代购者以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毒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数量标准的,对托购者和代购者以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
要如何认定毒品犯罪
行为人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认定为毒品犯罪。毒品犯罪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
2020.08.20 154 -
毒品犯罪的累犯如何认定
毒品犯罪的累犯的认定: 1、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以罪质必须相同为必要条件; 2、主观方面也均为故意; 3、前提条件都是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
2020.08.02 141 -
如何举报毒品犯罪如何认定
举报毒品犯罪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认定毒品犯罪的标准如下: 1、毒品罪的主体要件,毒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毒品罪主体; 2、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3、毒
2022.04.14 608
-
毒品犯罪如何认定
毒品犯罪根据毒品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
2022-03-19 15,340 -
毒品犯罪如何能认定
毒品犯罪认定: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 本罪的对象是毒品。即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2022-05-16 15,340 -
如何认定毒品犯罪罪名
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很多,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等。其中非法持有毒品罪这样认定:本罪是指明知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
2022-06-11 15,340 -
毒品犯罪案件如何认定?
1、运毒品案件中,如果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毒品犯罪的,可认定为共同犯罪人。 2、其中组织、领导毒品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则是从犯。
2022-05-22 15,340
-
01:49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怎么认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认定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
577 2022.08.30 -
01:07
毒品犯罪定罪有哪些毒品犯罪定罪内容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这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毒品犯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4、走私制毒物品罪; 5、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6、非法种植毒
890 2022.05.26 -
01:05
贩卖毒品罪如何判刑贩卖毒品罪的判刑,在刑法中做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贩卖毒品的种类和数量,需要判处不同的刑罚。具有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贩卖的、暴力抗拒检查等情节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1,0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