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罪判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决是:犯罪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给国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犯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罪要坐牢吗?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犯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如果是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就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就要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4.14 143 -
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多久
根据法律规定,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判刑是:如果犯罪行为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行为给国家带来特别重大损失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6.12 103 -
滥用公司职权罪判刑多久
对于构成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对其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
2020.12.13 76
-
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要判多久刑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
2022-06-28 15,340 -
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判多久
行为人的行为若构成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的,且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我国人民法院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滥用公司证券职权行为的,对其直
2022-07-24 15,340 -
滥用职权罪最多判多久
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30 15,340 -
滥用公司职权罪一般判多久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本条所定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所谓上级部门,其不仅包括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而且亦包括上级工
2022-06-12 15,340
-
01:06
滥用职权罪判多少年
依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如果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人存在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导致国家利益、国家的公共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那么需要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行为
129 2022.06.22 -
01:10
滥用职权判多少年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罪的量刑规定如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
1,840 2022.10.05 -
01:20
滥用职权罪怎么判
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则构成滥用职权罪,将对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况特别严重的,就会判处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对明明知道是无罪的人,或者情节较轻,不认为是犯罪以及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
67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