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法院是否有权查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房屋是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人民法院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人民法院是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
《最高法院关于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同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八)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第六条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房屋是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人民法院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人民法院是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
-
法院查封宅基地房可以拍卖吗
法院查封宅基地房可以拍卖,房地产拍卖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因此拍卖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体现在,一是拍卖程序要合法。拍卖人和委托人必须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拍卖事宜。二是拍卖物的要合法。拍卖人在
2021.02.20 206 -
法院查封宅基地房可以拍卖吗
法院查封宅基地房可以拍卖,房地产拍卖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因此拍卖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体现在,一是拍卖程序要合法。拍卖人和委托人必须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拍卖事宜。二是拍卖物的要合法。拍卖人在
2021.12.11 597 -
-
宅基地法院有权查封吗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房屋是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人民法院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
2022-05-21 15,340 -
农村宅基地法院有权查封吗?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不可以拍卖、变卖,抵债。《最高法院关于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一)被执行人及其所
2021-04-10 15,340 -
宅基地违约法院有查封权吗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不可以拍卖、变卖,抵债。《最高法院关于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
2022-05-28 15,340 -
农村宅基地法院有权查封吗
法院对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是有权查封的,但是不可以拍卖、变卖,抵债。《最高法院关于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
2022-05-11 15,340
-
01:12
法院是否可以拍卖唯一宅基地按照我国当前实施的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法院是不可以拍卖唯一宅基地的。其原因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人民法院拍卖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对于农村的宅基地,当事人只有享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所以,宅基地不在法院强制执行后可以拍卖的财产范围之内
2,774 2021.04.25 -
01:17
宅基地是否能有偿转让宅基地是不可以进行出售的,根据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再结合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采用认定无效为原则,农村私房买卖中,买房人名义上是买房,实际上其实是买地,在房地一体的格局下,处分房屋的同时也处分了宅基地,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权
2,142 2022.04.15 -
01:05
土地宅基地有继承权吗被继承人所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属于遗产,因此是不可以继承的。 首先,被继承人的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积极遗产(财产权利)和消极遗产(财产义务)。 其次,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是不得进行继承的,包括以
1,40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