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孩子不让接走有法律规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探望权能否让对方接走孩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离婚时关于子女探视的问题协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可以接走子女,那么可以不让对方接子女走的;如果对此没有约定,那么是可以接走子女的,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针对探视权,法律的规定是很宽泛的,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关于探视的时间、地点、次数及方式已双方协商为准。所以一般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与拥有抚养权的一方协商好,是可以将孩子接走的。
探望权能否让对方接走孩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离婚时关于子女探视的问题协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可以接走子女,那么可以不让对方接子女走的;如果对此没有约定,那么是可以接走子女的,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
探望权可以不接走孩子吗
探望权能否让对方接走孩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离婚时关于子女探视的问题协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可以接走子女,那么可以不让对方接子女走的;如果对此没有约定,那么是可以接走子女的,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
2021.03.12 148 -
探望权包括接走孩子吗
夫妻双方在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以后,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可以行使自己的探视权,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辅助未抚养一方行使探视权。关于探视权的时间、次数和能否接走孩子等问题,我国并未明确法律规定,离婚后的男女双方可通过协商方式来决定探视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2021.01.03 117 -
离婚探望孩子不让带走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孩子,建议还是征求下抚养方的同意再带孩子出去。 对于探望子女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协商确定。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
2021.02.25 133
-
探望权能不让对方接走孩子吗
探望权能否让对方接走孩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离婚时关于子女探视的问题协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可以接走子女,那么可以不让对方接子女走的;如果对此没有约定,那么是可以接走子女的,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
2022-10-11 15,340 -
探望权可以不让对方接走孩子吗
探望权能否让对方接走孩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离婚时关于子女探视的问题协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可以接走子女,那么可以不让对方接子女走的;如果对此没有约定,那么是可以接走子女的,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
2022-11-21 15,340 -
探望权可以不让别人接走孩子吗
1、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是可以双方约定的,如果不想要对方接走孩子,可以与对方协商另一种探望方式。但是如果法院判决的是对方可以接走孩子,那己方就不可以阻拦,因为自己有协助探望的义务。 2、法律依据《民法典》
2022-11-11 15,340 -
探望权能不能不让对方接走孩子
1、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是可以双方约定的,如果不想要对方接走孩子,可以与对方协商另一种探望方式。 2、但是如果法院判决的是对方可以接走孩子,那己方就不可以阻拦,因为自己有协助探望的义务。 3、法律依据:《
2022-11-10 15,340
-
01:15
探视权包括接走孩子吗
探视权的具体行使方式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会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709 2022.04.17 -
01:00
离婚不让探视孩子负法律责任吗
离婚不让探视孩子负法律责任。如果夫妻一方坚持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无法就孩子的探望权问题达成协议,那剩下的办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了。由于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视孩子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对探望权的行
2,645 2022.05.11 -
01:05
离婚孩子探视权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中关于探视权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
6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