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赃物自用治安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明知是赃物而购买可能会因构成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而承担刑事责任。首先,该罪在主观要件方面要求行为人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窝藏、转移、收购、销售。其次,在客观要件方面,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这四种行为之一,就能构成该罪。基于您说的情况,该年轻人可能会符合收购的行为。但所谓的“收购”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赃物,如果该青年购买该赃物是为自己使用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卖的就不构成本罪。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指出,在办案中已经查明是被犯罪分子卖掉的赃物的,应当无偿追回予以没收或者退还给失主,特别是对于买主确实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应当将赃物无偿追出予以没收或退还原主,而且购买者不能得到任何的补偿。而且,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明知是赃物而窝藏、销毁、转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或者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收购赃物治安处罚标准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收购赃物治安处罚标准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
治安管理处罚法收购赃物的法条
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05.27 1,393 -
收赃治安处罚标准
收赃治安处罚标准: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
2020.02.14 235 -
-
购买赃物的治安处罚法
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的 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
2022-08-09 15,340 -
收购赃物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
2022-01-27 15,340 -
收购赃物治安处罚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
2022-01-11 15,340 -
收购赃物如何治安处罚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收购赃款赃物未构成犯罪的,可以对当事人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进行治安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
2022-08-02 15,340
-
01:09
盗窃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具体如下: 1、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会被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16,829 2022.04.17 -
01:00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治安管理处罚法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一般会让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
9,481 2022.04.17 -
01:01
治安管理处罚法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的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
6,7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