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存在的风险?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存在的风险?

2022-11-08 15:3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8回复

专业分析:

1.试用期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约定,不得超期; 2.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重复约定; 3.切忌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不仅达不到约定试用期的目的,反而浪费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试用期工资必须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通过下列措施防范合同风险: 1.了解合同对方的基本情况,审查其是否具有签约的主体资格。 2.认真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 3.合同施行分级管理。 4.实行承办人制度。 5.注意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当合同当事人约定管辖法院时,所选择管辖的法院一定要明确,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法院或者违反有关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防范不签劳动合同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防范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如何防范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防范不签劳动合同风险的方法就是双方互相提醒,由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严格、及时地按照法律的规定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就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0.01.28 116
  • 如何防范不签劳动合同风险
    如何防范不签劳动合同风险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0.12.10 174
  • 如何防范签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如何防范签不签劳动合同的风险

    防范不签劳动合同风险的方法是:用人单位需要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合同,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即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选择订立的劳动合同类型,劳动合同经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2020.02.14 198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防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的不签合同风险

    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防范不签订劳动合同风险的最佳方式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人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人之日起

    2021-12-31 15,340
  • 如何防范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1、建章立制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首先要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管理规章层面进行规范。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对经营活动中经常签订购销合同的人员和经营管

    2022-07-24 15,340
  • 如何防范劳动合同订立的风险

    1.试用期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约定,不得超期; 2.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重复约定; 3.切忌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不仅达不到约定试用期的目的,反而浪费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试用期工

    2022-06-26 15,340
  • 如何进行劳动合同风险防范

    劳动合同风险防范的方法 1、建章立制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首先要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管理规章层面进行规范。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对经营活动中经常签

    2022-06-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防范倒签合同风险 01:16
    如何防范倒签合同风险

    防范倒签合同风险的措施如下: 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2、预先调查合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仔细审查合同的基本条款; 4、注意合同的权利内容是否公平; 5、以及签字、盖章是否一致。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当事人的

    635 2022.10.08
  •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24 2022.04.18
  •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00:59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表见让与的风险。在未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第二,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要求债权人提供催收

    1,223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