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有什么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他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该债务人主张。 被追偿的连带债务人不能履行其应分担份额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应当在相应范围内按比例分担。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 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他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该债务人主张。 被追偿的连带债务人不能履行其应分担份额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应当在相应范围内按比例分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人也就是债务人,债务人为二人以上的,是共同债务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 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主要有以下区别: 1、单个的借款人通常是由本人偿还债务,而共同借款人中一方不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要求其他共同借款人偿还; 2、借款人通常是指单方的借款人,而共同借款人则说明借款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
借款人配偶和共同借款人有什么区别?
共同借款人是指借款这个民事行为中的共同参与人。而借款人配偶是指与借款人有婚姻关系的民事主体,若该借款行为是夫妻中一方个人的行为,则借款人配偶不应当认定为共同借款人。
2021.04.15 1,163 -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借款人与共同借款人具体有下列区别:借款人是一人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而共同借款人是两人以上共同承担还债责任。当事人之间产生借贷关系的,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借款合同。
2021.03.04 286 -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具体有什么区别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的区别是人数上的区别:借款人是一人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而共同借款人是两人以上共同承担还债责任。自然人之间产生借贷关系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借款合同。
2021.03.12 209
-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有什么区别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
2022-06-03 15,340 -
共同借款人和借款人有什么区别?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
2022-06-06 15,340 -
共同借款人和借款人有什么区别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
2022-07-11 15,340 -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是什么区别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
2022-06-18 15,340
-
01:01
欠款和借款有什么区别欠款和借款的区别在于发生原因的不同,借款的发生原因是债权人将金钱款项借给债务人,而欠款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基于买卖合同,也可能是基于借款合同,还可能是基于赌博产生。总的来说,欠款的范围比借款的范围大,欠款包括借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借款还
2,040 2022.05.11 -
00:57
共同借款人是否可以起诉部分借款人共同借款人是否可以起诉部分借款人,要看是否符合起诉的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
2,193 2022.04.17 -
01:19
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有什么区别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如下: 就房屋而言,无论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都是共同拥有房屋所有权的一种形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共同共有一般是基于家庭身份关系而存在的,例如夫妻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共同共有,就是最典型的共同共有形式;而按份共有,
7,9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