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欠条有录音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欠条有录音如果对方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不还钱的,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 1.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录音等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支付欠款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以后携带录音去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如果法院生效判决做出后对方仍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没欠条有录音如果对方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不还钱的,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 1.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录音等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支付欠款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
-
没有借条有录音怎么处理
没有欠条有录音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当事人要提起诉讼应当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020.04.19 111 -
没有欠条有录音怎么办
没欠条有录音如果对方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不还钱的,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 1.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录音等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
2020.12.12 178
-
欠钱没有借条有录音要怎么处理
欠钱没有借条,但有录音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交录音证据,并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其他的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经法院查证属实,能证明欠钱事实的,则当事人的诉讼主张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2022-06-06 15,340 -
没有欠条只有录音录音有欠条真的有效么
如能证明案件事实,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据,可以准备起诉书及录音等相关证据材料起诉要求还款。
2023-06-18 15,340 -
没有欠条有录音怎么办?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如果当事人有欠条并有对方关于欠款的录音证据,并且证据有效的话,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胜诉,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结合欠条、证据的具体内容,对方的
2022-04-14 15,340 -
欠钱没有借条有录音应如何处理
如果借款人欠钱没有借条但是有录音的,出借人可以依法提交录音等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向法院起诉。其他的证据包括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符合法定证据类型的证据。
2022-06-25 15,340
-
01:08
欠钱没有欠条有录音能起诉吗欠钱没有欠条有录音能起诉。一般没有借条或欠条的话,仅仅是银行交易流水是不足以证明的,还需要其他证据或者证人证言补强。起诉时应提交银行流水等交付凭证,或是用取款记录和借款人的收条等证据加以佐证,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已偿还借款后,原告应就借贷
3,312 2022.04.15 -
01:31
欠货款没有欠条怎么办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2,077 2022.04.17 -
01:01
欠款没有欠条怎么起诉欠款没有欠条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必备要件有以下几个:原告的主体适格,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1,74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