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法7月1日最多可以减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超过两年半。执行一年半左右,减刑一年,间隔一年以上,因此正常减刑不超过两年半。第五条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第六条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规定,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和间隔时间的限制。有期徒刑的减刑起始时间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新交通规则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最新交通法规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3新交通规则提高了违法成本,记分项也由38项增加至52项。具体扣分细节如下:交通违法的处理:(被交警抓到) 1、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2、酒驾,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 3、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 4、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 5、行驶途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100元。 6、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 7、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修订的地方标准《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标准》已于2021年7月1日实施。
-
-
2020年7月1日缓刑新政策
2020年7月1日缓刑犯罪人员应当遵循的规则为被宣告缓刑即日起,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移,应当上报考察机关,如需要外出打工,则必须通过当地
2021.03.24 1,540 -
国家7月1日房子新规定
1、直接过户 根据新规定,现在房产不仅可以整体转让,还可以单独转让最长七十年的居住权,也可以单独转让七十年的所有权。如果购房者的房子有抵押,不用办理解押手续也是可以直接申请过户的,但是必须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和签字认可。 2、免征契税 根据新
2021.01.22 565
-
被判5年,按照7月1日新法最多可以减多少呢?
不超过两年半。执行一年半左右,减刑一年,间隔一年以上,因此正常减刑不超过两年半。第五条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一般不超过一年有期
2022-10-16 15,340 -
判7年1年6个月可以减多少年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
2022-08-10 15,340 -
2018年7月1日驾照新规?
2021年7月驾考新规如下: 1.考试科目调整:小型自动挡汽车科目二考试取消“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 2.考试预约时间调整:考取小型自动挡汽车驾驶证的,科目三考试预约的时间间隔由科目一考试合格后3
2022-07-05 15,340 -
新《》10月1日实施最高可赔付多少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
2022-10-17 15,340
-
00:52
失业保险金最多可以领取多少个月失业保险金最多可以领取24个月。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多久,取决于累计缴纳的时长。如果缴纳时间满一年不满五年,那最长可以领一年。如果累计缴纳满五年不满十年,那最长可以领一年半。如果累计缴纳十年以上的,那最长可以领两年。领取失业保险,要满足三个条件
7,235 2022.05.11 -
01:06
一个月工作日多少天一个月工作日是21.75天。具体如下: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必须安排劳动者休息一天,而且每周不能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延长员工时间的,那么要提高工资报酬。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用
16,310 2022.06.15 -
00:52
年假最多可以休多少天年假最多可以休15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5,0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