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之间借款到期不还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对方欠款到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先与债务人协商还款,如果债务人拒绝还款的责任,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要求对方还钱。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一十六条支付令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产生罚息。虽然每家银行机构的政策相同,只要逾期,就会产生罚息,也就是在原先利息的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的利息。 2、被列入失信,影响今后的贷款和购买不动产。逾期后,信用报告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不良记录。 3、面临诉讼问题。
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一直都是摆在大家面前无法绕过的难题,绝大部分人都有过借钱收不回来的经历。作为律师,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进行维权: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对方打电话,询问何时能够还款。当然要注意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好证据。2、亲自到对方公司或家里上门催收。如果对方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又好面子,有可能会因不堪其扰,然后把钱还上。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如果考虑到自己不懂如何催收或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律师可以通过谈判、发律师函等方法进行催收。4、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仲裁的同时,建议提供担保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房产等财产,以免对方转移财产,这些手段都会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方也经常因此而主动联系我方进行谈判。5、通过媒体向对方施加压力。如果对方在社会的知名度较高或者忌惮舆论压力,可以通过媒体曝光。
-
个人之间大额借款不还怎么办
如果能够协商可尽量协商,无法协商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可向法院提供申请保全。纠纷的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021.02.04 152 -
借款到期了借款人不还怎么办
借款到期债务人不还时,如果能够协商可尽量协商,无法协商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如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可向法院提供申请保全,申请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1.03.23 205 -
个人之间大额借款不还如何办
如果能够协商可尽量协商,无法协商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可向法院提供申请保全。纠纷的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021.02.23 117
-
个人之间借款不还应该怎么办
个人之间借款不还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第三方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2022-05-12 15,340 -
个人之间借钱不还怎么办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若双方借条/欠条有约定管辖地,则按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则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
2022-03-14 15,340 -
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到期不还款,该怎么办
如果有欠条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还款的。1、催要欠款,最好采取法律手段,不要委托要帐公司。委托公司利益是难以保障的。2、对于到期欠债不还的,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
2022-03-21 15,340 -
借款到期了,借款人不还怎么办?
如果能够协商可尽量协商,无法协商在诉讼时效内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有对方的财产线索可向法院提供申请保全。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021-08-09 15,340
-
01:21
借款人欠钱不还找不到人怎么办
借款人欠钱不还,带好借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写好起诉状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找不到人的,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址也能起诉。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作为债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应该主张其请求权成立并已经届期,为此其应该向法院提供其权利发生并
654 2022.04.25 -
00:55
民间借贷不还款怎么办
民间借贷不还款应该先了解不还钱的原因,如果是确实没有能力还钱的话,延长还钱期限的话,要记得重新打个借条,说明原因。一定要保存好借条,如果到了期限,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还是不还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房产可以抵押。依据我国相
1,4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