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担保合同欺诈该如何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财产担保中有欺诈现象的,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担保。但是受欺诈方行使撤销权,必须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否则权利会消灭。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遇到合同欺诈,应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若双方没有订立书面仲裁协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欺诈性的合同无效。
买卖合同中反欺诈的方式有: 1、订立合同前,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处分权利等进行审查; 2、在订立合同时,对买卖物品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进行明确约定; 3、发现合同受欺诈订立的,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如何解决
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属于是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购房合同的无效导致合同条款的失效,对于这个合同无效,追究不了违约责任,能追究的只是缔约过失责任。也即是购房合同因为欺诈的手段导致无效之后,当事人追究另
2022.04.12 638 -
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如何解决
通过欺诈的方式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并且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根据相关规定,购房的买方不仅可行使合同解除权,还可要求卖方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除可行使合同解除权外,还可行使合同撤销权,并且
2021.01.22 150 -
购销合同的欺诈如何解决
购销合同的欺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1、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购销合同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属于合同诈骗的,当事人可以报警解决。
2021.04.06 215
-
应该如何解决合同欺诈?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例如:欺诈所得的是实物,欺诈人已将实物出卖的,而且该实物已经不可能再追回,欺诈人则需要返还相当于原物的价款。
2023-06-20 15,340 -
应该如何解决合同欺诈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例如:欺诈所得的是实物,欺诈人已将实物出卖的,而且该实物已经不可能再追回,欺诈人则需要返还相当于原物的价款。
2023-06-20 15,340 -
如何解决合同欺诈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例如:欺诈所得的是实物,欺诈人已将实物出卖的,而且该实物已经不可能再追回,欺诈人则需要返还相当于原物的价款。
2023-06-19 15,340 -
欺诈购房合同无效应该如何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
2022-09-03 15,340
-
01:17
房地产合同纠纷如何解决房地产合同纠纷,首先应当由争议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如果合同约定争议交仲裁机关裁决,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合同未约定仲裁条款或仲裁条款无效,则应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房地产所
540 2022.04.17 -
01:04
租房合同纠纷如何解决租房合同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如果租房合同对纠纷作出明确约定的,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租赁关系中的双方,对于纠纷的内容和标的,如果在合同上约定的很清楚,就不要做过多没有意义的指责,按照契约精神,按照合同规定处理就好了。 2、双方可以
806 2022.06.22 -
01:07
如何解决房产纠纷房产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协商的方式。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2、可以将双方的争议提交到房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和解或者调解解决争议; 3、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
609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