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有特殊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有特殊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2022-11-20 22: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20回复

专业分析: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民事诉讼时效特殊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法中有特殊时效的规定吗?
    合同法中有特殊时效的规定吗?

    民法典中有特殊时效的规定,合同法已废止。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1.01.12 120
  • 法律对担保人的特殊规定是什么
    法律对担保人的特殊规定是什么

    法律对担保人的特殊规定是,一般情形下机关法人不能担任担保人;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能担任担保人;以及担保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担保意愿、担保能力。

    2021.03.30 152
  • 合同法规定的特殊事项规定时效
    合同法规定的特殊事项规定时效

    自《民法典》生效开始之日起,原《合同法》废止。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

    2021.03.20 143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有特殊时效的规定吗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

    2022-10-18 15,340
  • 法律中的特殊时效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

    2022-06-30 15,340
  • 诉讼时效的特殊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10-16 15,340
  • 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

    2021-10-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特殊累犯是什么意思 01:10
    特殊累犯是什么意思

    累犯分为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特殊累犯不同于一般累犯。特殊累犯,是指因犯国家规定的特定之罪,并且已经受过刑罚处罚,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国家对于特殊累犯的打击程度要高于一般累犯的打击程度。特殊累犯,要求犯罪分

    1,710 2022.04.15
  •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626 2022.04.15
  •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36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