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的判处刑期都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三种情况: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2、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 3、由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刑的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十五年,最高刑期不超过二十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押送监狱执行刑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应当参加劳动,除接受教育改造外,强迫接受劳动改造。 有期徒刑的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1、长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中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3、短期有期徒刑,指对犯罪情节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刑期的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五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判处有期徒刑最短是六个月,最长是15年。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可超过十五年,但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长不得超过二十五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转有期徒刑,最高是二十五年。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
无期徒刑多久可改判有期徒刑
根据法律规定,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一般在二年内不予减刑新罪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的起始时间要适当延长。刑法关于无
2020.08.29 128 -
无期徒刑多久能改判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执行四年之后能改判有期徒刑。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四年以上方可减刑。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以上二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
2020.01.19 187 -
无期徒刑改判有期徒刑是多久
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是二十三年。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以上二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超过两年。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
2022.10.25 329
-
判了有期徒刑的刑期有多久?
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实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
2021-11-25 15,340 -
无期徒刑多久能改判有期徒刑
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确有
2022-06-04 15,340 -
有期徒刑最低刑期是多久的判刑
有期徒刑的最低刑期是: 三种情况: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2、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 3、由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刑的有期徒刑,最
2022-07-03 15,340 -
无期徒刑的刑期有多久
是介于和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
2022-09-01 15,340
-
01:06
有期徒刑缓刑算不算有期徒刑
行为人被判有期徒刑同时适用缓刑的,缓刑不是有期徒刑。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有期徒刑是刑罚的一种,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
2,468 2022.09.06 -
01:02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一般是不少于13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无重大违规的,在服刑两年后开始减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减刑有如下情形,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757 2022.04.25 -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699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