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概念不同。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一、犯罪的目的不同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则是企图通过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进行赢利,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这是两罪最本质的区别。 二、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方法不同 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不以行为人是否使用了诈骗方法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 三、侵犯的客体不同 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而且侵犯了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有些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无法兑现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的承诺,甚至给投资人、存款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但是,这种损失与行为人目的就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不同。
-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如下:集资诈骗罪的目的是非法占用募集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是吸收公众存款牟利,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这就是两种罪行的本质区别。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罪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众
2022.04.12 1,484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2020.08.22 568 -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都以非法集资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一、犯罪的目的不同。
2020.07.17 155
-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
2022-03-18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1、立案追诉标准和法定最高量刑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2020-12-05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
2020-12-05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前者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诈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2、不同的客观表现。前者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
2021-11-09 15,340
-
01:04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有很多,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主观故意以及客观行为这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罪名,而是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集资罪,但是规定了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对非法
3,248 2022.04.17 -
01:10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集资诈骗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的区别体现在多方面,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以及量刑标准等均不相同。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看,首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主观目的为,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实现自我盈利,而集资诈骗的目的则为,非法占有通过诈骗所募得的资金
1,595 2022.04.17 -
01:04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而言,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主观目的不同,客观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以及量刑幅度不同等方面。行为人非法集资的主观目的主要为,永久地非法占有公众存款,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目的为暂时占有公众存款。
2,4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