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是否有被人威胁的威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受威胁打的欠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因为对方通过胁迫的手段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受胁迫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受威胁打欠条可以去法院起诉,主张欠条无效。 法院会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进行审查,最好个人能提供有关证据,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同时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 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双方之间是否有合法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
无效,欠条有效应该满足如下要求:主体。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签字,最好是按上指纹;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
威胁写欠条有用吗
不一定,被人胁迫之下写的欠条,如果是存在合法真实债权债务关系,虽然其行为不当,但不影响债权债务关系的成立,债务人应当偿还债务;但要是不存在合法真实债权债务关系,受胁迫写下的欠条而构成虚假债权债务关系,是无效欠条(合同),同时,行为人(胁迫人
2021.03.23 268 -
别人用刀威胁威胁下吗
别人拿刀威胁,且对自己进行了攻击,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了紧迫威胁的,可以反击。这种情况下反击一般可以构成正当防卫,具体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021.05.07 118 -
被人威胁写下欠条怎么办
被人威胁写下欠条可以进行报警处理。在没有人证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其他的证据,如物证、视听材料、书证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
2021.12.12 620
-
被人威胁威胁威胁我的照片
据《刑法》第28条规定,被威胁去犯罪的属于“胁从犯”,“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依犯罪程度的轻重而定,像如果是被威胁而杀了人,那么将会判有期徒刑,不会判死刑。但是这里所定义的“
2022-08-14 15,340 -
被威胁威胁打的欠条怎么处理?
受威胁打的欠条,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因为对方通过胁迫的手段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受胁迫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予以撤销。
2022-11-15 15,340 -
被人威胁打的欠条有用吗?
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意思的情况下形成的借款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
2023-02-18 15,340 -
威胁他人的威胁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等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些,都是治安案件的处理方式。 那么恐吓他人,怎
2022-04-23 15,340
-
01:03
威胁罪立案标准
我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犯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应当受到何种刑罚等,均由刑法进行规定。刑法条文中没有规定的,就不构成犯罪。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威胁罪这一罪名。威胁,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犯罪手段、方法,例如,以威胁的方式拒不纳税,
1,862 2022.04.15 -
00:46
被别人威胁了应该怎么处理
被别人威胁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可以让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通常会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再交由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会
4,825 2022.04.17 -
01:46
要挟和威胁的区别是什么
要挟和威胁的区别是: 1、定义不同。要挟指扬言要惩罚、报复或危害当事人而强迫他答应自己的要求;利用对方的弱点、借力量、威胁或其他压力以强迫对方去做或去选择;威胁指用武力、权势胁迫。也指使遭遇危险; 2、法律规定不同。要挟在刑法里并没有规定。
3,577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