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财产分割怎么算诉讼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可以单独向法院起诉。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财产纠纷诉讼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对于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对于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对于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对于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根据相关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
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怎么算?
根据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反诉案件,由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
2022.11.07 165 -
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怎么算?
根据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反诉案件,由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
2020.10.02 581 -
提离婚分割财产诉讼费怎么算
在离婚案件中,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标的额在20万以下的,诉讼费是240元;财产超过20万的,超出部分按5‰收取。另外,如果是调解结案或者用的是简易程序,诉讼费还减半收取。
2020.07.29 126
-
分割同居财产诉讼怎么计算诉讼费
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可以单独向法院起诉。 孩子的抚养也可以。 但要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不受理。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2022-06-02 15,340 -
同居财产分割诉讼费怎么计算
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可以单独向法院起诉。 孩子的抚养也可以。 但要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不受理。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2022-06-04 15,340 -
同居财产分割怎么计算诉讼费
诉讼费是根据标的额的多少按一定的比例算的。一般来说,离婚案件收费标准比较单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022-11-15 15,340 -
同居财产分割怎么样计算诉讼费
1、同居财产分割应当是根据财产的标的额来判断计算诉讼费。 2、诉讼费是根据标的额的多少按一定的比例算的。 3、一般来说,离婚案件收费标准比较单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4、涉及财产分割,
2022-12-28 15,340
-
00:59
诉讼离婚财产怎么样分割
诉讼离婚的,可以分为以下2种情况,进行财产的分割。具体如下: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都会均等分割。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2、夫妻个人财产。通常情况下
1,369 2022.05.11 -
01:24
同居共同财产怎么分
我国目前的法律,尚未对同居关系破裂之后共同财产的处理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一般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 对于当事人双方同居期间所得财产,首先可以依照双方的约定处理。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
979 2022.04.17 -
00:52
分居财产怎么分
分居财产还是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来处理。因为夫妻双方分居的,婚姻关系仍然存在,那么在分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对共同财产如何处理进行协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
85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