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的主体可以是股东吗,具体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务侵占的主体不能是股东,职务侵占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务侵占的主体不能是股东,职务侵占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职务侵占的主体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股东。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股东是公司的人员,被包含在本罪的犯罪主体之内。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
职务侵占的主体能是股东吗
职务侵占的主体能是股东。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股东是公司的人员,被包含在本罪的犯罪主体之内。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020.04.02 107 -
公司的股东可以成为职务侵占主体吗
公司的股东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的主体。 股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0.11.01 126 -
公司股东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吗
公司股东一般不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股东兼任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2020.12.09 290
-
职务侵占的主体可以是股东吗
职务侵占的主体不能是股东,职务侵占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
2023-01-30 15,340 -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主体具体有哪些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
2021-06-19 15,340 -
职务侵占罪的具体主体有哪些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是非国有的公司、企业、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2、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
2023-03-13 15,340 -
公司的股东可以成为职务侵占主体吗?
一般来说是不构成侵占主体!如果该股东在公司担任相关职务,并且利用了职务的便利备件,那就是职务侵占,否则就是一般侵占行为。关键看股东是否在公司担任职务,及股东与公司之间是否有劳动关系,是否有管理关系,如
2021-03-31 15,340
-
00:55
职务侵占可以保释吗
保释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术语,在我国该制度被称为取保候审,职务侵占可以进行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1,280 2022.04.15 -
01:08
职务侵占可以缓刑吗
职务侵占罪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想要被判处缓刑,其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首先,该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次,该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幅度有三种,其中,利
761 2022.07.12 -
01:04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渎职罪的主体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同时政企、政事职能交叉现象在一些领域也存在,造成在刑法规定的渎职罪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之外还有立法空白。根据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制定的多个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3,45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