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还贷法律怎样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同样的,按揭贷款为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因此,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该房屋为个人财产,剩余未归还的债务为个人债务,对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 2、对于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但配偶方有证据证明婚前购房时,其也共同出资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该房屋仍为房产证登记人的个人财产,剩余未还的债务为其个人债务,但对首付款和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出资和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 3、对于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配偶方有证据证明婚前购房时其也共同出资,且同时有证据证明其婚前是基于双方均认可所购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进行出资的,则虽然该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按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进行处理,同样的,其按揭贷款债务为共同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到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没有特别说明归一方所有的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都会认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法律规定怎样产生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是有约从约,无法达成约定的或者没有约定的,由当事人申请由法院予以分割。人民法院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女方和无过错方、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1.01.03 99 -
夫妻共同债务有怎样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核心标准并非时间因素——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而是有无因为
2021.03.30 162 -
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怎么偿还?
夫妻债务偿还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共同债务应该双方共同偿还,个人的债务配偶没有偿还责任。不是所有的婚后债务都算夫妻共同债务,只有用于家庭开支或者双方都同意的债务才算共同债务。
2021.01.04 114
-
谁有夫妻共同还贷法律规定
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同样的,按揭贷款为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因此,在离婚分割财产时,
2022-10-13 15,340 -
夫妻共同还贷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同样的,按揭贷款为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因此,在离婚分割财产时,
2022-11-07 15,340 -
怎样算夫妻共同还贷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房屋贷款,属于夫妻共同还贷。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
2022-05-12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怎样规定
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022-11-07 15,340
-
01:17
怎样规避夫妻共同债务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在保护被举债的一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在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采取了最新的共债共签原则。也就是说,要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存在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必须证明这笔债务是被举债一方事先签字确认,或
2,227 2022.04.17 -
02:30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规定的有哪些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是为了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叫共同债务。这里边可以细分成两类,一个是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类是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生活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婚内要买套房还差20万,这个向第三方借款 这个债务就叫夫妻共同
1,440 2022.04.15 -
01:12
以贷还贷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吗判断该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主要依据为: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确实是为共同生活所承担的贷款,就是共同债务,但是如果仅用于一方的其他消费,则不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此外,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
7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