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行政诉讼主张什么提起诉讼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家行为;二、抽象行政行为;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六、行政机关的调解和仲裁行为;七、没有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包括:(一)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部门规章的行为;(三)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市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的大城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规章的行为。(4)行政机关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即可以反复适用于不特定对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法未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案件范围的原因是:(1)抽象行政行为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来保证其合法性。(2)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范围大,不确定,其合法性不适合通过诉讼解决。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若当事人要起诉抽象行政行为,应当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请求法院一并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如果是其他的抽象行政行为,则一般不能起诉。
不可以,但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附带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
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不可以,但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附带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020.04.12 541 -
抽象行政诉讼行为如何起诉
当事人如果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起诉的,需要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请求法院一并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如果是其他的抽象行政行为,则一般不能起诉。
2020.07.08 149 -
行政诉讼中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对象是谁
行政诉讼法被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是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
2020.03.29 273
-
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提起诉讼
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因行为结果是抽象规范的产生,故称。如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
2021-04-12 15,340 -
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么?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要看是否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存在一个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自
2022-08-03 15,340 -
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不可以,但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附带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2021-12-27 15,340 -
抽象行政行为可以诉讼吗?
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抽象行政行为不得单独提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在复议过程中,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复议的过程中对其依据一并提起审查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该依据(抽象行政行为)不
2022-07-21 15,340
-
00:58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主体一般是指,就实体争议依法参加到诉讼中来,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法律拟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就本质来说,诉讼主体通常是指,实体法上存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或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
1,569 2022.05.11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23 2022.05.11 -
01:29
主张抚育费有诉讼时效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主张抚育费有诉讼时效吗 子女尚未成年时,支付抚养费一方应承担的抚养义务是持续的,因此,在此期间,主张抚育费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是,如果支付抚育费的一方已经没有抚养义务,则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例如,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
934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