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侵犯经销商需要承担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即使不存在侵权商品的制造行为,销售侵害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仍然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在以下情况下,经销商可能免于赔偿。一种是经销商有合法来源可以证明其对所经销商品侵犯他人的商标权是不知情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销商不具有侵权的主观故意,可以免于赔偿。 第二种是在先使用,即注册商标被授权之前就已经销售,即销售在先。 总的来说,经销商对于自己代理的商品应该尽到一定的审核义务,该商品是否具有授权,是否具有商标注册证,尽到了相应的审核义务,至少可以证明自己在主观上没有侵权的故意。
《商标法》六十条 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标侵权产品的销售商,如果对其销售的商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不知情,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的责任。
侵犯商标权销售商承担的责任是: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权利人损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等。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
-
侵犯商标权需要承担过错责任吗
侵犯商标权要求过错责任,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侵权人从一开始使用就明知故犯,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只有销售者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但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才能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1.03.19 178 -
侵犯商标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侵犯商标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尚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民事赔偿,由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承
2020.05.31 172 -
商标侵权产品的销售商需要承担责任吗?
确定销售商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若销售商不知道其销售的是商标侵权产品,并且该产品来源合法,同时销售商在事后说明提供者,根据该法条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由于其情节不同、主观
2020.08.08 146
-
经销商被商标侵权,能承担责任吗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经销商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商标法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即使没有侵权商品的制造行为,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仍然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
2021-11-14 15,340 -
商标侵权经销商承担什么责任
我国商标法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即使不存在侵权商品的制造行为,销售侵害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仍然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经销商可能免于赔偿
2021-10-15 15,340 -
侵犯商标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承担赔偿的责任行为是要承担赔偿的责任的,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有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
2021-08-03 15,340 -
侵犯商标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大家对于一些比较大众、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就会有信赖度,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但是有一些非法分子为了牟利就会假冒或者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混淆消费者,这其实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了。侵犯商标
2022-11-03 15,340
-
01:24
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犯
1,202 2022.04.17 -
01:27
侵犯商标权怎么处理
在我国,商标侵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控告或者检举,如该侵权行为涉外将由上一级工商管理机关处理。如果被侵权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也可以
2,583 2022.04.17 -
01:43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 2、排除妨碍,该方式主要适用于物权,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3、消除危险,是指
1,20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