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群架小孩该如何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打群架的小孩判刑时应考虑小孩的年龄与伤害程度,如果小孩未满12周岁打架,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可以让其父母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行为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则构成重伤才需承担刑事责任,轻伤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行为人满十六周岁,则行为人即使给他人造成轻伤也需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打群架的小孩判刑时应考虑小孩的年龄与伤害程度,如果小孩未满十四周岁打架,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则构成重伤才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满十六周岁,则行为人不管给他人造成轻伤则需承担刑事责任。
-
打群架,如何判刑
打群架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一般来说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打架致人重伤、死亡的,则涉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体涉嫌罪名要看案情。若受害方是轻伤以下的话,不会被判刑,只需要
2020.11.18 176 -
学校打群架应该如何判刑
未满16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年满16周岁以上的,导致被害人轻微伤对其进行治安处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导致被害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
2022.05.11 809 -
打架群殴如何判刑
群殴打架的判刑如下: (1)打架若造成对方轻伤及以上,不仅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还要承担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2)若是轻伤以下,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很可能会治安拘留。治安拘留一般3天到5天; (3)犯前款罪,
2022.10.25 505
-
小孩打群架应该如何处理
小孩子打架的正确处理方式是: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在大人的监督下,允许孩子们打一阵,一旦有孩子明显处于争斗的下风时候,再进行干预,对强势的一方要进行惩戒式教育,一定要让他怕,然后才能讲道理。而对于弱势的
2022-05-25 15,340 -
群殴打架该如何判刑
一、普通,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如罚款,拘留等。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按故意伤害罪论处。具体量刑参看的规定。如果是群殴,造成的后果由主要参与者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负责;如果是个人的斗殴行为,
2022-08-18 15,340 -
群殴打架应该如何判刑
一、普通,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如罚款,拘留等。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按故意伤害罪论处。具体量刑参看的规定。如果是群殴,造成的后果由主要参与者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负责;如果是个人的斗殴行为,
2022-08-18 15,340 -
打群架如何判刑?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斗殴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2-05-21 15,340
-
01:01
打群架重伤怎么判刑打群架致人重伤,一般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构成聚众斗殴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分子,在没有其他特殊法定情形发生的情况下,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聚众
2,107 2022.04.17 -
00:46
打架致人轻伤该如何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造成他人轻伤的,就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定罪标准。一般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如果是故意伤害造成一人轻伤的,可以
1,772 2022.04.17 -
01:08
两个小孩离婚该如何判夫妻双方有两个小孩,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两个孩子中如果存在有两周岁以下的,法院应当依法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存在患有严重疾病等无法承担抚养义务的情况时,法院可以将其判给父亲; 2、对于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应当参考孩子
93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