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后还能定酒驾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逃逸后还能定酒驾,如已经测量过血液酒精含量值,并测出驾驶人构成酒驾的,及时驾驶人逃逸了仍然构成酒驾。酒驾是需要实时证据的,如未测量即逃逸的,则一般不能认定酒驾。
#第七章第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能定酒驾。酒驾肇事逃逸后被抓获警方会根据他肇事前行迹进行侦查。酒驾肇事逃逸后被抓有伤者作证证明肇事司机当时是酒驾可以算是交警判定证据。 最好的办法是迅速及时地将其抓获归案,进行酒精含量检测;否则难以形成是否酒驾或醉驾的客观证据,警方即便根据其肇事前的行迹进行倒查,也只能证明其喝过酒,至于是否达到了酒驾、或醉驾的程度,仍然缺乏客观性的证据。
逃逸还可以定为酒驾,交警根可以据他肇事前行迹进行侦查,再予以判断,但是最好能够尽快的将其抓捕并对其进行酒精测量才能够更好的认定其酒驾,否则无法判断其酒精含量是否达到酒驾、醉驾。
-
酒驾逃逸后还能定假吗
逃逸后还能定酒驾,如已经测量过血液酒精含量值,并测出驾驶人构成酒驾的,及时驾驶人逃逸了仍然构成酒驾。酒驾是需要实时证据的,如未测量即逃逸的,则一般不能认定酒驾。
2020.11.15 102 -
逃逸后还能不能定酒驾
逃逸后还能定酒驾。 交警根可以据行为人肇事前行迹进行侦查,再予以判断,但是最好能够尽快的将其抓捕并对其进行酒精测量才能够更好的认定其酒驾,否则无法判断其酒精含量是否达到酒驾、醉驾。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
2022.06.17 644 -
逃逸后是否还能定酒驾
逃逸后及时抓获可以检测是不是酒后驾车。具体如下: 1、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后,被逮捕的警方将根据事故发生前的行为进行调查; 2、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后,被捕伤者作证证明肇事司机当时是酒后驾车,可视为交警判断的证据。最好的办法是迅速及时抓获并归案,检
2022.06.17 1,194
-
酒驾没有逃逸法律有规定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
2022-08-01 15,340 -
酒驾逃逸怎么处罚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酒驾逃跑的,如经过车辆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值达到20mg/100ml,并在80mg/100ml以下的,则构成了酒驾,逃逸后被抓获到案的,仍然要按照酒驾进行处罚,对于驾驶人应当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
2023-02-13 15,340 -
涉嫌酒驾肇事逃逸如何处罚,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涉嫌酒驾肇事逃逸有处罚是一般情节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期、情节很严重的处七年以下的有期徒期;酒驾而肇事逃逸的是属于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只要条件构成那么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2023-02-10 15,340 -
肇事逃逸酒驾嫌疑都有什么呢,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酒驾肇事逃逸的嫌疑有: 1、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2、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2023-06-15 15,340
-
00:57
酒驾逃逸没有事故怎么处理
酒驾逃逸没有事故怎么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是饮酒驾驶后逃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是醉酒驾驶后逃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那么涉嫌危险驾驶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处拘役,并处
1,437 2022.04.17 -
01:10
酒后驾驶处罚有哪些新规定
酒后驾车处罚的最新规定,就是醉驾入刑和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针对酒驾行为的最新处罚。酒后驾驶处罚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酒驾行为,一种是醉驾行为。酒驾行为违反了道路安全规定,酒后驾驶人需要被判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而且要罚款的行政处罚。而醉驾行为违反
1,182 2022.04.17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263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