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院判决后不公如何上诉?其相关的规定内容是哪些?

法院判决后不公如何上诉?其相关的规定内容是哪些?

2022-07-27 16: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云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7回复

专业分析:

1、在起诉时效范围内,可以依法上诉。 2、超过时效范围且在六个月之内的,则可以依法申请再审。 3、再审失败之后可以申请抗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具体流程如下: 1、拿到一审民事判决书或者可以上诉的民事裁定书 2、写好上诉状 3、通过一审法院向二审法院递交上诉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上诉状、新证据、委托律师的手续文件) 4、等待二审法院立案联系你

律师普法更多>>
  • 退休后返聘的相关规定包含哪些内容
    退休后返聘的相关规定包含哪些内容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即办理退

    2020.02.08 292
  • 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司法鉴定复议机关的相关内容: 1、对行政相对人来说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而对司法行政机关而言是受理行政复议的范围; 2、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 3、公民、法人或

    2020.04.26 230
  • 退休后回聘的相关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退休后回聘的相关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退休后返聘的相关规定包含的内容: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被返聘的,按照劳务关系处理,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劳务合同,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2020.07.04 200
专业问答更多>>
  • 法院判决后的上诉期有相关内容是怎么的?

    行政判决十五日,裁定十日。 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该期限顺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结束后的次日。 涉外期间的特殊规定:答辩期、上诉期(不分判决与裁定)、诉前财产保全的起诉期都是30天,且答辩

    2022-07-25 15,340
  • 法院判决公司解散的相关内容

    按照《公司法》规定,只有债权人才能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成员进行清算,股东则没有这一权利。股东如果通过非诉讼的方式行使公司解散请求权,公司召开股东会对解散事宜进行表决,解散议案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

    2022-07-02 15,340
  • 刑诉十五条法院判决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与刑法的规定相呼应,目的是为了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认为是犯罪的即不构成犯罪,当然不能追究刑事

    2022-07-04 15,340
  • 法院判决书通知内容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呢

    1、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一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依照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或经济法律

    2022-07-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伪造法院判决书如何定罪 00:54
    伪造法院判决书如何定罪

    伪造法院判决书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

    3,678 2022.05.11
  •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 00:57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

    法院判决罚金不交的后果,具体如下: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 2、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包括在判处的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

    5,833 2022.05.11
  •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453 2022.04.1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