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效,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录音可以用于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八种。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全文,解释明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合同的情况下,有录音的,只要符合起诉条件的,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产生的民事纠纷是非常多的,而产生民事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提起民事诉讼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的,一般是有效的。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录音可以用于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八种。
-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会有效吗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有效。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录音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录音不得严重侵犯他人隐私。
2020.12.22 123 -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是否有效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的,一般是有效的。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录音可以用于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根据民事诉讼
2020.03.28 101 -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可以吗
有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录音可以用于民事案件。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
2020.08.30 120
-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会不会有效
1、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有效。 2、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录音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录音不得严重侵犯他人隐私。
2022-07-19 15,340 -
有合同的经济纠纷还需要法院拍录音吗?
经济纠纷没有合同有录音,一般有效。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重侵犯他人隐私,录音就可以用于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证据: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资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即客观真实、相关
2021-10-19 15,340 -
债务纠纷录音有效吗?
在诉讼实践中,要使视听证据成为判决依据,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二是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
2022-05-29 15,340 -
没合同但有录音有效吗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22-07-15 15,340
-
01:14
经济合同纠纷起诉有效期
在法律上并不存在起诉有效期这一种说法,正确的表达应当是: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因此,经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而发生经济合同纠纷之后,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
1,260 2022.04.17 -
00:58
经济纠纷报警有用吗
经济纠纷报警没有用。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的。经济纠纷欠款不还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
2,563 2022.04.17 -
01:17
经济合同法还有效吗
经济合同的专门法没有效了。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后,上述法律就被废止失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
5,0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