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 1、累犯不适用缓刑; 2、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主要包括: 1、如果犯罪分子,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情形的,可以判处缓刑。 2、另外,如果犯罪分子是不满十八岁的、孕妇和已经满七十五岁的人,应当判处缓刑。
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如下几种:首先必须符合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同时符合: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四种情形,最后要求符合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三种年龄要求之一。
-
可以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可以宣告缓刑的情形有: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改表现的;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介绍
2022.06.17 275 -
可以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应当宣告缓刑情形有: 1、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10.09 144 -
可以宣告缓刑情形有哪些?
可以宣告缓刑的情形如下: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形; 2、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根据法律规定,宣
2022.04.14 251
-
哪些情形下不能宣告缓刑
以下情形不能适用缓刑: (一)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二)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三)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5)对于累犯
2022-07-29 15,340 -
不予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有: 1、数罪并罚的 一人犯数罪,一般犯罪人的犯罪主观恶性较大。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2、不认罪的
2022-05-17 15,340 -
宣告缓刑有哪些情形?
宣布缓刑的情况: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宣布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三、无再犯罪危险; 四、有悔罪表现; 五、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缓刑是指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
2021-11-03 15,340 -
缓刑被宣告的情形有哪些缓刑对象不得
以下情形不能适用缓刑: (一)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二)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三)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5)对于累犯
2022-07-29 15,340
-
00:56
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包括: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否已满18周岁,是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的年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一律按公历年、月、日计算实足年龄,必须是过了18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18周岁;
678 2022.06.17 -
00:50
宣告专利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宣告专利无效的情况有以下四点: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授予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不具备相关规定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 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
586 2022.11.21 -
01:06
哪些情形不能取保候审
存在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取保候审: 1、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或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2、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 3、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 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 根据规定,取保候审
650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