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实践中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 2.“公款”的范围。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 3.正确理解“携带”。此时的“携带”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公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二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三条 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实践中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 2.“公款”的范围。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 3.正确理解“携带”。此时的“携带”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公款。
携带不能仅指随身带着,即不能简单理解为款物在行为人的身上,而应该作扩大解释,即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到此公款。公款不能仅仅理解为现金,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
-
如何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携带不能仅指随身带着,即不能简单理解为款物在行为人的身上,而应该作扩大解释,即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到此公款。 公款不能仅仅理解为现金,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 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
2020.04.20 102 -
怎么认定携带挪用公款潜逃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已经超出了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6条的规定,携款潜逃说明被告人的犯罪目的不再是挪用,而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的,没有了归还公共财物的可能,此时国家工作
2022.04.12 339 -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怎么认定
认定当事人挪用公款潜逃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潜逃是行为人知道自己的犯罪行为将暴露或者已经暴露后携带赃款进行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一定要注意同时存在着有携带和潜逃两个方面,携带并不只是随身带着,而应当进行扩大解释,行为人可以将公款隐藏起来或者存放
2022.04.12 356
-
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标准是什么
认定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进行潜逃的相关标准为: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此时的“携带”理解
2023-01-24 15,340 -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如何认定
携带不能仅指随身带着,即不能简单理解为款物在行为人的身上,而应该作扩大解释,即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到此公款。公款不能仅仅理解为现金,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
2023-01-28 15,340 -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怎么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如何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
2022-10-12 15,340 -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怎样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如何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
2022-10-13 15,340
-
00:57
2020最新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
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1、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犯罪对象是本单位的资金;2、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数额较大并且超
1,457 2021.01.16 -
00:59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
2,531 2022.04.17 -
01:22
挪用公款罪最新立案标准
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相关法律责任:1、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涉嫌金额在5千至1万元以上,且进行非法活动的;2、行为人挪用公款金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盈利活动的;3、行为人挪用所在单位公款供个人使用,涉嫌金额在一万元
615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