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与病退:有关政策与程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工作中遭受的伤害可被视为工伤。当员工因工作遭受严重残缺时,若经过正规医院出具的证明及有资质的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其被确认为失去完全工作能力,将具备退休资格。此外,如果职工为男性且年满五十岁,或女性且年满四十五岁,且连续工作年限超过十年,在相同条件下,医院出具的证明与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确认均证明该职工已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同样具备退休资格。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并经医院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四)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与疾病关联性鉴定,程序如下: 一、提出鉴定 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经过工伤认定之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提交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受理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 四、组织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五、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当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结合医疗诊断情况,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提出鉴定意见。参加鉴定的专家都应当签署意见并签名。 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六、作出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具工伤与疾病关联性鉴定结论书。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七、送达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八、再次鉴定 第十六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若对于疾病与工伤相关性鉴定程序有哪些的解答,还有不明,请指点。
工伤认定不做关联疾病鉴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工伤认定中不对关联疾病进行鉴定,只是对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是否工伤作出决定。工伤职工因为工伤引发的疾病,是否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工伤认定之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职业病认定程序与工伤认定程序相同吗
职业病认定程序与工伤认定程序相同。但是鉴定机构不同,职业病鉴定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赔偿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职业病赔偿在获得工伤赔偿后,依照有关法律,仍有权获得赔偿,并有权向用人单位提
2022.04.14 332 -
如何鉴定疾病与工伤有关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024.05.26 14 -
工伤退与病退哪个待遇好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
2024.05.08 18
-
工伤与疾病关联性鉴定,程序是怎样的,工伤与劳动关联性鉴定的程序
工伤与疾病关联性鉴定,程序如下:一、提出鉴定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经过工伤认定之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二、提交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
2022-02-09 15,340 -
2020年职工退休新政策与有没有关系
2017年职工退休新政策与工龄有关系,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工龄越长的,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2022-10-26 15,340 -
工伤等级与裁员政策的关系
在员工遭受工伤且伤残等级为十级时,若雇主决定开除员工而违反相关规定,这是不合法和不正当的行为。因为工伤十级事故反映出员工部分丧失劳动力的状况,所以用人单位不得以裁员或无过失性解除合同的方式来终止与工伤
2024-11-19 15,340 -
职工有病退政策
按照您的条件,您可以尝试办理病退,病退的条件一般是:1、病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提前退休。2、因病提前退休必须作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3、而且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男
2022-03-19 15,340
-
01:20
职业病工伤认定程序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工伤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共三类证明材料。其中,工伤认定申请表中要写明造成工伤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等信息,这是申请工伤认定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材料,
2,253 2022.04.17 -
00:50
房屋赠与和继承最新政策
房屋赠与和继承最新政策如下:1、将继承人扩大到了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只要符合法律继承人的标准,对可以对房子进行继承。房产身后继承是目前中国最正常不过的继承方式,等老人离世后,去固定资产中心做一下过户即可;2、房子的继承人只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过
2,253 2022.04.17 -
01:00
留抵退税政策
留抵退税政策如下:2019年3月21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举措。
9,0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