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代理人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中代理人有以下几种: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4、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民事诉讼代理人可分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到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即为民事诉讼代理人。可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依法包括以下人员:1、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2、律师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3、当事人所属单位、社区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所推荐的公民。
-
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的诉讼地位是什么
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民事诉讼,其诉讼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
2020.05.29 560 -
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是做什么的?
民事诉讼原告代理律师应做的工作是看授权及案情,了解案情,收集证据。打官司重在证据。律师接受委托后,首先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案情、收集相关证据。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能证明起诉正确或答辩正确的证据;能证明对方起诉或答辩事实失真的证据,与案件处理有关的
2021.10.13 1,066 -
民事诉讼代理人和民事代理人有什么区别
民事诉讼代理人和民事代理人的区别在于代理的内容和后果、代理的对象以及代理的法律依据不同。 民事诉讼代理人代理的是民事诉讼行为,其后果是导致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民事诉讼法为
2020.02.27 249
-
什么是民事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者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被替代或协助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一定权限又称诉讼代理权限,即诉讼代理人为诉讼行为和接受对方诉讼行为的权利范围。
2021-11-29 15,340 -
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事诉讼的最新司法解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可以代理辖区外当事人案件。第八十八条诉讼代理人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提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2023-02-13 15,340 -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民事代理人吗?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的名义,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为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根据代理权限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其代理直接导致的后果即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间的民事诉
2021-03-04 15,340 -
什么是民事诉讼代理?
根据法律规定,由民事诉讼当事人授权或经人民法院指定,以当事人名义,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制度。进行诉讼行为和接受诉讼行为的权限,称为诉讼代理权。享有诉讼代理权为当事人代理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2021-07-11 15,340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2 2022.04.15 -
01:08
商事代理是什么商事代理是一种代理人以营利为目的,商事代理人依据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自身的名义或者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提供卖或买的服务,其最终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所有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商事代理这一商事法上的重要制度,是随着商事代理经营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2,595 2022.04.15 -
01:01
诉讼中心是什么机构诉讼服务中心一般是人民法院的内设职能机构。诉讼服务中心的具体职能包括:信访接待、诉讼引导、查询咨询、材料收转、救助救济、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判后答疑。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向社会树立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展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平台。要把诉
8,6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