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辞职需要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合同期限已满。定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除非双方是依法续订或依法延期,否则合同即行终止; (2)合同目的已经实现。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的劳动合同在其约定工作完成以后,或其他类型的劳动合同在其约定的条款全部履行完毕以后,合同因目的的实现而自然终止; (3)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企业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对企业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以后,企业劳动合同就此终止; (4)当事人死亡。劳动者一方死亡,合同即行终止;雇主一方死亡,合同可以终止,也可以因继承人的继承或转让第三方而使合同继续存在,这要依实际情况而定; (5)劳动者退休。劳动者因达到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而办离退休手续后,合同即行终止; (6)企业不复存在。企业因依法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或兼并后,原有企业不复存在,其合同也告终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职的规定为:1、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给劳动者职位和工作条件;2、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约定期限支付工资给劳动者;3、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约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4、用人单位以暴力的手段威胁劳动者劳动。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职的具体规定: 1、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的,在正常情况下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正式工辞职的,正常情况下需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如果具有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领取基本养老金、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情形的,劳动合同终止。如果是因单位的原因导致终止的,单位一般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4.30 200 -
劳动法关于辞职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辞职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句话是说,劳动者想要辞职的,只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而不需要用人单位进行所谓的批准。
2020.10.02 285 -
劳动法关于辞职规定
辞职有三种类型: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向用人单位
2020.09.02 485
-
劳动法关于辞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1)合同期限已满。定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除非双方是依法续订或依法延期,否则合同即行终止; (2)合同目的已经实现。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的劳动合同在其约定工作完成以后,或其他类型的劳动
2022-08-10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2022-04-12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期满;(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劳动者死亡或者人民法院死亡或者失踪;(4)用人单位依法破产;(5
2021-12-11 15,340 -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
法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 1、合同期限已满。定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除非双方是依法续订或依法延期,否则合同即行终止; 2、合同目的已经实现。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的劳动合同在其约定工作
2022-07-09 15,340
-
00:56
合同法关于终止合同的规定
合同解除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属于约定解除。出现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形时,一方解除合同的,就是属于法定解除。所谓“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
1,393 2022.04.15 -
01:21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不同,两者具体的区别如下: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出现某种法定的事实,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消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灭,劳动合同法律效力消灭的情形。劳动合
3,475 2022.04.18 -
01:08
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吗
劳动合同一般不能随时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一般不能随时解除。如果存在下列情形
1,74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