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可以要求赔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夫妻双方同意行政离婚的情形下,如果双方就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已达成协议,法律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必进行干预;如果双方就离婚损害赔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1、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2、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中,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离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方式宜兼采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两种形式。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也可适用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两种方式。过错配偶的违法行为造成无过错配偶的精神创伤的,可以请求给付抚慰金。无过错配偶的名誉权等如受损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形。对于在结婚之后,任何一方实施了家暴行为,或者是由重婚现象的,对方可以在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的同时,也提出获得赔偿金的请求,该赔偿金的数额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双方可以协商最后的赔偿金是由支付赔偿的主体的经济能力确定的。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婚姻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被离婚的,一般不能要求赔偿的,但若被离婚一方无过错,而提出离婚的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的,被离婚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夫妻离婚时,无过错方是可以要求赔偿的,可以通过协议约定的方式要求赔偿。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夫妻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可通过诉讼的方式主张损害赔偿:1、有重婚的行为;2、有与他人同居的行为;3、有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4、有遗弃、虐待家庭成
2022.02.22 834
-
离婚要求赔偿可以吗
在夫妻双方同意行政离婚的情形下,如果双方就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已达成协议,法律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必进行干预;如果双方就离婚损害赔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1、符合《》第
2022-09-08 15,340 -
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离婚时可以主张赔偿金。 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比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2022-04-05 15,340 -
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离婚能要求赔偿。如果夫妻一方存在过错,如与他人重婚、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其他重大过错等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
2022-06-05 15,340 -
女方要求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吗?
女方提出离婚可以要求赔偿。如果夫妻一方存在过错,如与他人重婚、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其他重大过错等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
2022-07-01 15,340
-
00:58
离婚可不可以要求赔偿
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1,314 2022.04.17 -
01:30
起诉离婚赔偿金可以要求什么赔偿
起诉离婚赔偿金,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针对的是有过错方对自己造成的精神损害,比如有过错方实施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严重损害婚姻的信任关系,对无过错方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而人身损害赔偿针对的是有过错方对自
505 2022.04.17 -
00:53
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吗
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
5,23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