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关系认定必须要公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证处可以直接确认收养公证的效力,首先来了解,办理收养协议公证,是由收养人或被收养人的住所地公证处管辖。收养协议公证办理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出证。收养关系的当事人向公证处提出办理收养的书面申请,按照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提供有关材料及其他所需的材料。公证处受理后,合审查,符合收养条件的,由公证处出具收养关系成立的公证书。当事人办理收养公证,应当按照规定向公证处缴纳费用。对不符合收养条件的,公证处不得出证,并向当事人说明拒绝出证的理由。办理收养协议公证的法律效力:收养协议公证的证据效力:证据效力是指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办理收养协议公证并不是必经程序,但是任何法律行为、文书经过公证后可以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如果发生诉讼,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或文书可以直接采证作为证据使用,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我国收养关系的认定是有时效的,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收养之日起成立。事实收养是指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收养条件;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形成了事实的抚养、教育关系,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认知;但是没有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
确认劳动关系不是必须要证人。《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确认劳动关系除证人外还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
-
收养关系要公证吗
公证不是收养的必须程序,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才是收养的必须程序,因为合法的收养关系是从登记之日开始成立的。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都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
2021.01.21 100 -
收养协议必须要公证吗
收养协议不是必须要公证,如果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但是合法的收养是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021.04.07 165 -
收养协议必须要公证吗?
收养协议不是必须要公证,如果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但是合法的收养是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021.04.02 133
-
解除收养关系公证必须办理吗
公证不是解除收养关系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办理。当事人如果是通过诉讼方式解除收养关系的,由于人民法院作出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自然不必要再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公证,如果是协议
2022-02-15 15,340 -
收养关系必须登记吗?
收养关系需要登记,未经过合法登记的收养行为是无效的,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2022-06-08 15,340 -
确认劳动关系必须要证人吗?
确认劳动关系不是必须要证人。《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确认劳动关系除证人外还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
2022-05-28 15,340 -
确认劳动关系必须要证人吗
确认劳动关系不是必须要证人。《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确认劳动关系除证人外还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
2022-05-16 15,340
-
01:13
赠与协议必须要公证吗赠与协议,也就是合同法明确规定的赠与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协议的成立并没有要求,双方一定要经过公证这一项程序。换句话说,就算双方没有经过公证程序,只要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赠与协议就会发生法律效
2,271 2022.04.17 -
01:23
委托书必须公证吗委托书不一定需要公证。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公证委托书。但是办理房产等产权登记手续的授权委托书,登记部门很难判定真伪,为了慎重起见,要求公证。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1、合同;2、继承;
4,115 2022.05.11 -
01:04
儿媳妇必须赡养公婆吗儿媳妇不是必须赡养公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里的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
2,8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