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要素会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要件有: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观上为过失。
以下要素会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
违法发放贷款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要件: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2、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2020.12.11 129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贷款。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主体属特殊主
2020.03.18 185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条件有: 1、主体是中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2、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 3、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4、客观上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
2020.11.08 301
-
哪些行为会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以下因素构成非法发放贷款罪: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三、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
2021-12-29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有哪些?
(一)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违反大额贷款应当抵押担保和大额贷款审批权限的规定,将大额贷款分解成多个小额信誉贷款,由大额贷款客户收集小额信誉贷款客户信息,编造小额信誉贷款申请书、贷款调查报告,虚拟贷款资料
2021-06-09 15,340 -
哪些要素会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以下要素会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2022-06-06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
2022-05-25 15,340
-
01:31
改变贷款用途构成犯罪吗改变贷款用途是否构成犯罪,根据金额来定。改变贷款用途一万元以上的是犯罪,一万元以下的不是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涉嫌贷款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2,173 2022.05.11 -
01:09
违法分包是指哪些行为违法分包主要涉及的是建设工程合同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91条规定,建设工程的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但是,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
4,480 2022.04.15 -
01:01
法院发放执行款的流程法院发放执行款的流程如下:申请执行人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划款账户确认书、银行卡复印件等材料,如果有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的可以一并提交给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法院会根据申请执行人
6,98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