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被害人能撤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案件多是由公安局进行侦查,由检察院起诉的,不是被害人起诉的,当然被害人没有权力撤诉。被害人能做的是对被告人表示谅解,要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可以要求撤诉,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二、如果是属于公诉案件,则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不可以由被害人来决定是否追究责任,当然也就不存在被害人撤诉之说。当然,如果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予以谅解的,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 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一)没有犯罪事实的;(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案,应当区分具体情况。 自诉案件可以撤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事案件多是由公安局进行侦查,由检察院起诉的,不是被害人起诉的,当然被害人没有权力撤诉。被害人能做的是对被告人表示谅解,要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
刑事案件能撤诉吗
刑事案件中的自诉案件,自诉人可以进行撤诉处理。自诉案件不需要经过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可以调解,也可以撤诉。一般公诉案件不可以撤诉。自诉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案件。这类案件不需要侦查机关侦查,
2022.05.11 377 -
刑事自诉案件能撤案吗
刑事自诉案件能撤案。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撤回自诉的,视为案件从未受理过,被告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020.10.30 185
-
刑事案件立案后被害人能撤诉吗
刑事案件大多由公安局调查,由检察院起诉,而不是被害人起诉,当然,被害人无权撤回诉讼。受害人所能做的就是理解被告,并要求从轻处罚被告。对于刑事案件,受害人是否可以要求撤回诉讼,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2021-12-24 15,340 -
刑事案件立案后被害人可以撤诉吗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公诉案件是由公安局进行侦查,由检察院起诉的,不是被害人起诉的,当然被害人没有权力撤诉。刑事自诉案件,是否起诉的权利属于被害人,被害人有权利起诉,有权利不起诉,起诉后当然有权利撤诉。《
2022-02-10 15,340 -
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要求撤诉吗
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可以要求撤诉,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
2022-03-10 15,340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可否撤诉
刑事案件多是由公安局进行侦查,由检察院起诉的,不是被害人起诉的,当然被害人没有权力撤诉。被害人能做的是对被告人表示谅解,要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家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学同事之间发生纠纷致人轻伤
2022-03-31 15,340
-
00:57
刑事案件二审怎么撤诉
在上诉期限内提出撤诉的,法院会准许;在上诉期满后提出撤诉的,法院应当进行审查。然后根据情况依法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决定。申请撤诉的主体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撤诉应出于原告自愿且合法,然后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当事人提起上诉后,如果在上诉
1,550 2022.04.17 -
01:02
刑事案件撤销案件规定
刑事案件撤销案件规定,具体如下: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已经侦查的案件,因为存在法定的情形而依法予以撤销,终止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具体情况是:1、情节显著
4,129 2022.05.11 -
01:05
刑事案件上诉能改判吗
刑事案件上诉是否能改判,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后,如果有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的,会不会改判依据实际案情而定; 2、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根据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
817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