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婚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时,一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在无特殊情况下,离婚时一般是均等分割。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夫妻共同财产,或一方伪造债务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实现法律的规定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为无过错方往往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对于对方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致使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行为成为受害者获得赔偿的最大障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事人应当掌握夫妻共同财产的状况,警惕发生在身边侵害自己权益的行为。以上是对“离婚恶意转移财产有什么后果,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应对”的分析,希望能对您提供帮助。总之,在婚姻关系存续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加强防范意识,掌握夫妻共同财产的状况,树立平等处理夫妻财产的观念,警惕发生在身边侵害自己权益的行为。同时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遇见对方恶意转移财产的异常情况时,最好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在合法、有效的最大限度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离婚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1.01.16 94 -
民法典离婚时如果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离婚不可以转移共同财产。若是双方已经将财产分割完毕,并且已经签订离婚协议,决定财产的归属,此时便不再是共同财产。但是分割之前是不能够转移的。
2021.04.18 99 -
如果离婚时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离婚时,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1.01.13 122
-
离婚时如果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第47条规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
2022-09-02 15,340 -
离婚时如果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柳卉曾经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丈夫、儿子,有车有房,一家三口吃穿不愁,其乐融融。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了15年,15年后,由于丈夫有了婚外情,幸福的日子从此戛然而止。 阵痛之后,柳卉决定离婚。为此,她不惜
2021-01-15 15,340 -
如果离婚时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办
离婚时如果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搜集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然后要求转移财产的这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如果已经离婚后才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的,则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
2023-07-17 15,340 -
离婚时如果对方恶意转移财产怎么样办
《》第47条规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
2022-08-24 15,340
-
00:56
离婚恶意转移财产怎么举证男女双方在离婚的时候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往往有一方或者双方都会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共同财产这种行为会侵害另外一方的利益。如果夫妻一方在离婚的时候有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那么在分割共同财产的时候转移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1,063 2022.04.17 -
01:01
离婚前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离婚的时候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的,那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一是要保管好自己的户口本,身份证,存折,还有房产证等重要的文件和资料,以防被对方利用。第二就是要注意收集各买各种大件家电或者不动产的发票和收据,必要的时候对自己的财
1,430 2022.04.15 -
00:50
离婚一方转移财产怎么办一方在离婚之前或者离婚的时候转移,隐瞒,变卖夫妻共同财产都是属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都是会损害到另外一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也禁止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还没有离婚就发现了对方的转移财产的行为,那么一定要留意注意收集证据,必要的时候委托律
9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