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哪些证人是有利害关系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厉害关系证人的认定:1、证人出庭率低,出于人情社会的传统,证人不愿意参与诉讼活动,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当事人,要么是仅提供书面证言,要么不到庭作证。2、想出庭作证的证人多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工作或职务或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影响证人证言的公正性。3、证人提供的证言极易掺杂个人情感,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真实性难以保证。4、见证人与当事人存在的密切关系,使其公正性更容易被怀疑,同时也更容易接触到案件事实,其见证的内容可能更接近客观事实。在一些民事纠纷事件中,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成为证明事件事实的少数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利害关系证人:证人出庭率低;影响证人证言的公平性;倾向明显,真实性难以保证;使其公平性更容易受到怀疑,而且使其更容易接触案件事实,其证言的内容可能更接近客观事实。
利害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直接利害关系,指与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具有血缘身份上的关系,如近亲属关系; 其二,间接利害关系(也可称为一定利害关系),是指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没有近亲属关系,但存在可能影响证言公正性的身份、情感、利益上的密切关系,包括:一般亲属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邻居关系、以及商业伙伴关系等等。
-
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2020.08.21 293 -
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2020.07.26 239 -
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以重婚罪申请无效宣告的,应当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和基层组织。以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申请婚姻无效的,为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近亲属。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撤销婚姻的,应当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以患有医学上认为婚前未结婚、婚后未
2022.04.16 3,743
-
谁知道行政复议利害关系的确定?
要想准确认定利害关系人,首先要明确判断标准。在实践中,许多复议机关错误地认为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才能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这显然提高了行政复议的门槛。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
2022-06-26 15,340 -
有利害关系的证人互相作证
需要明确的是: 即使是有利害关系的证人也是可以做证的, 只是与你有利害关系, 单有他的这个证明法院是不会完全认定案件事实的, 但并不是说不能用来作证。 另外,如果还有其他的证明能够与这个证人的话相互映
2022-07-18 15,340 -
想知道有关结婚证和准生证的关系具体是哪些?
首先先跟你说说结婚证,如果你们打算在厦门登记,那你就只能回你户籍所在的区民政局里办理登记手续。你们要准备双方的户口本及身份证原件,这是一定要的。至于未婚证或者未婚证明之类,你就得在预约登记的时候询问工
2022-08-04 15,340 -
不动产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有哪些
1、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2、利害关系人的异议登记权及起诉权。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3、预告登记权:预告
2022-06-10 15,340
-
00:52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哪些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以及受益人。一般来说,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的资格没有严格的限制,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作为被保险人;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法人不能作为被保险人,只有自然人而且只能是有生命的自然人才能成为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人
4,276 2022.05.11 -
01:27
同居关系是否有继承权利
同居关系不能享有法定的继承权利,但是存在一项例外。 就是如果同居者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的抚养义务,或者依靠被继承人生活的,这时候同居关系的一方就可以适当分到少量财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同居关系既不是违法关系,也不是法律严格保护的关系。只有经
1,389 2022.04.17 -
01:22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945 2022.04.15